【廣告】
今天,很多人都在贊揚德國人的嚴謹,而看了工藝堪比汽車發(fā)動機的斗拱結構,你就會知道我們祖先到底有多嚴謹!對于中國古人來說,不用什么鋼鐵零部件,木頭就夠了,只可惜煙l花易冷,斗拱驚艷了歷史歲月,卻并未更多地在今天華麗綻放,如今全國很多地方的建筑大同小異、個性缺失,面對各地大同小異的樓房,你可能去過很多城市,卻感覺是在原地打轉,再過一些年,還會有人記得我們的斗拱嗎?
在中國古代建筑中,龐大的飛檐總是格外引人注目。要想成就如此恢弘大氣的屋頂,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木構建筑中重要的結構,斗拱。
斗拱,是中國建筑上特有的構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是較大建筑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將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間接的先納至額枋上再轉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帶紀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知識詳解:
一、它位于柱與梁之間,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要通過斗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傳到基礎,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yōu)美、壯觀。
三、它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如盆景,似花蘭,又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
四、榫卯結合是抗震的關鍵。這種結構和現代梁柱框架結構為類似。構架的節(jié)點不是剛接,這就保證了建筑物的剛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