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鑄造廠介紹不銹鋼鑄造工藝
不銹鋼鑄造不僅適用于各種類型、各種合金的鑄造,而且生產(chǎn)出的鑄件尺寸精度、表面質(zhì)量比其它鑄造方法要高,今天鑄造廠介紹一下不銹鋼鑄造工藝。
1、由于不銹鋼精密鑄造的收縮大大超過鑄鐵,鑄造廠為防止鑄件出現(xiàn)縮孔、縮松缺陷,在鑄造工藝上大都采用冒口和、冷鐵和補貼等措施,以實現(xiàn)順序凝固。
為防止不銹鋼鑄件產(chǎn)生縮孔、縮松、氣孔和裂紋缺陷,應使其壁厚均勻、避免尖角和直角結(jié)構(gòu)、在鑄型用型砂中加鋸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來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讓性和透氣性。
2、由于鋼液的流動性差,為防止鑄鋼件產(chǎn)生冷隔和澆不足,鑄鋼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采用干鑄型或熱鑄型;適當提高澆注溫度,一般為1520°~1600℃,因為澆注溫度高,鋼水的過熱度大、保持液態(tài)的時間長,流動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澆溫過高,會引起晶粒粗大、熱裂、氣孔和粘砂等缺陷。
鑄造中鉻和鍶的影響
鑄造中鉻和鍶的影響
鉻在鋁板中形成(CrFe)Al7和(CrMn)Al12等金屬間化合物,阻礙再結(jié)晶的形核和長大過程,對合金有一定的強化作用,還能改善合金韌性和降低應力侵蝕開裂敏感性。但會場增加淬火敏感性,使陽極氧化膜呈黃色,鉻在鋁合金中的添加量一般不超過0.35%,并隨合金中過渡元素的增加而降低,鍶對擠壓用鋁合金中加入0.015%~0.03%鍶,使鑄錠中β-AlFeSi相變成漢字形α-AlFeSi相,減少了鑄錠平均化時間60%~70%,進步材料力學機能和塑性加工性;改善制品表面粗拙度。對于高硅(10%~13%)變形鋁合金中加入0.02%~0.07%鍶元素,可使初晶減少至低限度,力學機能也明顯進步,抗拉強度бb由233MPa進步到236MPa,屈服強度б0.2由204MPa提高到210MPa,延伸率б5由9%增至12%。在過共晶Al-Si合金中加入鍶,能減小初晶硅粒子尺寸,改善塑性加工機能,可順利地熱軋和冷軋。
樹脂砂制造的各種型芯
用樹脂砂制造的各種型芯。型芯在芯盒內(nèi)硬化后再將其取出,能保證型芯的形狀和尺寸的公差。根據(jù)硬化方法不同,樹脂砂芯的制造一般分為熱芯盒制芯、殼芯和冷芯盒制芯三種方法。
①熱芯盒法制芯:50年代末期出現(xiàn)。通常以樹脂為芯砂粘結(jié)劑,其中還加入潛硬化劑(如氯化銨)。制芯時,使芯盒保持在200~300℃,芯砂射入芯盒中后,氯化銨在較高的溫度下與樹脂中的游離甲醛反應生成酸,從而使型芯很快硬化。建立脫模強度約需10~100秒鐘。用熱芯盒法制芯,型芯的尺寸精度比較高,但工藝裝置復雜而昂貴,能耗多,排出有刺激性的氣體,工人的勞動條件也很差。
②殼芯采用復模砂熱法制芯,砂芯強度高,質(zhì)量好;
③冷芯盒法制芯:60年代末出現(xiàn)。用尿烷樹脂作為芯砂粘結(jié)劑。用此法制芯時,芯盒不加熱,向其中吹入胺蒸汽幾秒鐘就可使型芯硬化。這種方法在能源、環(huán)境、生產(chǎn)效率等方面均優(yōu)于熱芯盒法。
70年代中期又出現(xiàn)吹硬化的樹脂冷芯盒法。其硬化機理完全不同于尿烷冷芯盒法,但工藝方面的特點,如硬化快、型芯強度高等,則與尿烷冷芯盒法大致相同。
水玻璃砂芯
用水玻璃做黏結(jié)劑 做的砂芯可分成以下幾種:水玻璃CO2法、酯硬化水玻璃自硬法、水玻璃甲酸甲酯冷芯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