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破碎過程的實質
破碎過程,必須是外力對被破碎物料做功,克服它內部質點間的內聚力,才能發(fā)生破碎。當外力對其做功,使它破碎時,物料的潛能也因功的轉化而增加。因此,功率消耗理論實質上就是闡明破碎過程的輸入功與破碎前后物料的潛能變化之間的關系。
為了尋找這種能耗規(guī)律和減小能耗的途徑。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供了若干個不同形式的破碎功耗學說。對中小型破碎機,取v=25~70m/s,而轉速在750~1500r/min。目前公認的有:面積學說,體積學說,裂縫學說。我們只做簡單的介紹:面積學說:1867年,Rittinger提出的,破碎消耗的有用功與新生成的物料的表面積成正比。
因為,該型號的破碎機,光憑其型號就可以知道,轉子的直徑為800mm,所以,圓盤的大小的取值就有了一定的范圍。不妨取做560mm,厚度為20mm。常見的軟礦石有:煤、方鉛礦、無煙煤等,它的抗壓強度是2~4Mpa,不超過40Mpa。圓孔沿徑向的距離也是依據(jù)起承受載荷的能力和強度,盡可能取整數(shù);圓孔的大小和錘頭的圓孔的大小近似相等即可。
圓盤是通過鍵與主軸相連接的,而隨主軸高速回轉的。所以結構中一定有鍵槽,其厚度也是滿足強度要求、工作狀況的。不宜過大。圓盤之間也是通過主軸的軸套隔開(其作用是,在高速回轉時,保證圓盤的運動平穩(wěn),并使其軸向定位)。
截面形狀的選擇
因為絕大數(shù)的機座和箱體受力情況較為復雜,因此要產(chǎn)生振動,彎曲等變形。所以,當受到彎曲或扭轉時,截面形狀對其剛度和強度的影響很大。一般這些元件需要150度回火處理,所以其通常的工作溫度不高于120度,此時,硬度不會下降。所以,正確設計出合理的機座和箱體的截面形狀,可以起到既不增大截面面積,又不增大(或者減小)零件質量(材料消耗量)的效果。而且增大了截面系數(shù)以及截面慣性矩,就能提高其強度和剛度。
在使用中,絕大數(shù)的機座和箱體都采用這種截面形狀,就是這個緣故。4、破碎機中的磨礦和篩分系統(tǒng)容易造成排料不暢甚至是設備卡死的故障,嚴重限制了設備的處理能力。雖然矩形截面的彎曲強度不及工字型截面,扭轉強度不及圓形截面的,但是它的扭轉剛度卻大得。而且采用矩形截面的機座和箱體的內外壁比較容易裝設其他的機件。所以,對機座和箱體來說,它是結構性能較好的截面形狀。
鍵、銷、緊定螺釘和過盈配合等。圓盤、飛輪、帶輪都是用平鍵連接的。一般公差的選取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指在車間普通工藝條件下,機床設備一般加工能力可以保證的公差。其他的,如齒輪、半聯(lián)軸器等與軸的周向定位也都采用這種連接方式。按其直徑,由手冊查地平鍵剖面b×h,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的 。軸的彎扭合成強度計算,在初步完成軸的結構設計之后,對上面的草圖略加修改,即可進行強度的校核計算了。前面提到過,多數(shù)情況下,軸的工作能力一般主要取決于軸的強度。此時只做強度計算,以防止或檢驗斷裂和塑性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