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常見的軟礦石有:煤、方鉛礦、煤等,它的抗壓強度是2~4Mpa,不超過40Mpa。根據(jù)前面對電動機功率的計算,以及轉速的要求,可以采用Y系列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其額定功率為55KW。普式硬度系數(shù)一般為2~4,再如一些中硬礦石:花崗巖、純褐鐵礦、大理石等,抗壓強度是120~150Mpa,普式硬度系數(shù)一般為12~15,還有硬礦石、極硬礦石,普式硬度系數(shù)一般為15~20。
可根據(jù)礦物的物理機械性能、礦塊的形狀和所要求的產(chǎn)品粒度來選擇破碎施力方式,以及與該破碎施力方式相應的破碎機械。
破碎過程的實質
破碎過程,必須是外力對被破碎物料做功,克服它內部質點間的內聚力,才能發(fā)生破碎。當外力對其做功,使它破碎時,物料的潛能也因功的轉化而增加。因此,功率消耗理論實質上就是闡明破碎過程的輸入功與破碎前后物料的潛能變化之間的關系。
為了尋找這種能耗規(guī)律和減小能耗的途徑。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供了若干個不同形式的破碎功耗學說。1、破碎機的易損件(主要是襯板)更換不便,大量浪費人力和時間。目前公認的有:面積學說,體積學說,裂縫學說。我們只做簡單的介紹:面積學說:1867年,Rittinger提出的,破碎消耗的有用功與新生成的物料的表面積成正比。
三個學說各有一定的適用范圍,Hukki實驗研究表明:粗碎時,體積學說比較準確,裂縫學說與實際相差很大。細碎時, 面積學說比較準確,裂縫學說計算的數(shù)據(jù)較小。粗碎、細碎之間的較寬的范圍,裂縫學說較符合實際。只要正確的運用它們,就可以為分析研究破碎過程提供理論根據(jù)和方法。如果零件之間無相對運動,用過盈或者過渡配合,在內圈與主軸的配合中,就屬于這種情況,所以,該處選擇過渡配合。
錘式破碎機的總體及主要參數(shù)設計:本次設計的是單轉子、多排錘、不可逆式錘式破碎機。由機殼、轉子、蓖條、打擊板、錘頭、支架、襯板等組成。
轉子由主軸、圓盤、銷軸等組成,圓盤上開有6個均勻分布的銷孔,通過銷軸將6-8個錘頭懸掛起來。為了防止圓盤和錘子的軸向竄動。銷軸兩端用鎖緊螺母固定。轉子支承在兩個滾動軸承上。此外,為了使轉子在運動中儲存一定的動能,避免破碎大塊物料時,錘頭的速度損失不致過大和減小電動機的尖峰負荷,在主軸的一端還裝有一個飛輪。根據(jù)動量定理計算錘頭質量時,考慮到錘頭打擊物料后,必然會產(chǎn)生速度損失,若損失過大,就會使錘頭繞本身的懸掛軸向后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