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掌握開發(fā)孩子右腦的8個方法,抓住3-6歲“黃金階段”
經(jīng)育兒專家研究表明,3-6歲是右腦開發(fā)黃金階段,這個時期家長應格外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右腦,對孩子長大后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家長會苦惱,該如何培養(yǎng)呢?飛飛整理了這8招,供大家參考。
一、配對游戲在孩子1歲半左右時,就可以玩配對游戲了。把幾張數(shù)字卡片攤開,讓孩子去把2張相同的進行配對,若是孩子把相近的2張弄混,家長可以去耐心告訴孩子這2張的區(qū)別。隨著孩子的慢慢成長,慢慢的開始接觸歸類游戲,進行一些簡單的歸類。
二、多用左側(cè)因為右腦是控制身體的左側(cè)部位活動的,多用左側(cè)部位活動也就意味著正間接的鍛煉右腦,家長可以讓孩子多訓練“左側(cè)視野”,左耳戴耳機聽音樂或故事;有意識地用左手拿東西,做事情。
三、觀察云朵天氣晴朗時,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觀察觀察天空上的云朵,因為云朵的形態(tài)不是固定的,因此孩子總是能聯(lián)想到別的東西例如仙女、天使等。日本人普遍認為,這是簡單,利用自然去鍛煉寶寶右腦的方法了。
四、仰望星空平時可以帶孩子仰望星空,邊看可以邊給孩子講一些故事,例如牛郎織女呀等等,同時可以讓孩子自主想象,讓他們自己編一些關于星星呀,月亮的故事。比如一些從小就開始體操訓練的運動員,他也許能拿到世界冠,可是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不能寫也不能說,那當然也不是我們期望的。專家認為,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右腦體操”。五、訓練識別能力只給孩子看小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讓他想象整個小動物是什么樣子;將一幅畫的一部分遮起來,讓他猜其他部分是什么樣等;放一堆糖果在桌上,訓練他用目測法判斷糖果的數(shù)量;這都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推斷能力。
.0-6歲育兒經(jīng)
六、綜合刺激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刺激”特別有助于開發(fā)孩子的右腦。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幼兒園老師常常利用多媒體,在1小時內(nèi)接連不斷地給孩子看昆蟲、鮮花圖案等,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不過,“綜合刺激”須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鐘,然后休息1分鐘),因為幼兒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
右腦開發(fā)
游戲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繞環(huán)),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nèi)收、外展、屈、伸、繞環(huán))等練。羅老師覺得右腦開發(fā)課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曼陀羅卡、黃卡、閃卡、3D卡等卡片其實更多只是讓我們本身具有的一些能力通過卡片外顯和具象化而已。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cè)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cè)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jīng)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而且培養(yǎng)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