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食用氣瓶檢查
企業(yè)應從具備氣瓶生產或氣瓶充裝許可證的廠家采購或充裝氣瓶,接受前應進行檢查驗收,對檢查不合格的氣瓶不得接收。 氣瓶使用單位應氣瓶現(xiàn)場管理人員,在接收氣瓶時以及在氣瓶使用過程中定期對氣瓶的外表狀態(tài)進行檢查,并按照《安全目視化管理規(guī)定》的有關要求,掛貼相應的標簽。對有缺陷的氣瓶,應與其他氣瓶分開,并及時更換或報廢。 對氣瓶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氣瓶是否有清晰可見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標簽。氣瓶顏色應滿足GB7144-1999的要求,警示標簽應滿GB16804-1997的要求。
食用油瓶標簽
“現(xiàn)在市場上的油有多種,其標簽上有“壓榨”與“浸出”兩種加工工藝,我們搞不清是表示什么意思?”以前有不少地方出現(xiàn)的,現(xiàn)在還存在嗎?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了存在他們心中的疑慮。自從經(jīng)歷了的人們,一些細心的市民對市場上食用油瓶中出現(xiàn)的標簽的內容也想弄個明白,看得出來,人們對“吃”的健康非常重視。
食用油瓶瓶口
從理論上分析,瓶蓋和瓶口結合的部分是較容易出現(xiàn)泄漏的位置,容器整體的氧氣透過
率測試數(shù)據(jù)也顯示出帶蓋樣品的氧氣透過率都比不帶蓋的樣品要大,但這點在水蒸氣透過率測試上卻幾乎沒有差
別。我們認為瓶蓋材料PP 的水蒸氣透過率較瓶身材料PET 的水蒸氣透過率小可能是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一個主要原
因,這也從側面證明導致帶蓋容器氧氣透過率增大與瓶蓋的材質有關。
大家知道,大量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制品有三種:聚、聚乙烯、聚。短時間內用來盛裝食油,對人體健康是無妨礙的。但是,用它們來長期盛裝食油,會污染食品,造成對人體的危害。這是因為,這類包裝瓶具有透明度高、易于老化等特點,在空氣中會受到氧氣、臭氧、紫外線的作用產生強烈的異味,加上聚化物本身老化,若用于長期存放食油,易于使這些食用品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