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劑(scale inhibitor):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難溶性無機鹽、阻止或干擾難溶性無機鹽在金屬表面的沉淀、結垢功能,并維持金屬設備有良好的傳熱效果的一類藥劑。阻垢劑能除去垢和阻止水垢的形成,提高熱交換效率,減少電能或減少燃料的消耗;水處理還可減少排污,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可節(jié)約60%以上,符合我國節(jié)能減排的新政策。

阻垢劑的作用原理:分散作用的結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間的相互接觸和凝聚,從而可阻止垢的生長。成垢粒子可以是鈣、鎂離子,也可以是由千百個CaCO3和MgCO3分子組成的成垢顆粒,還可以是塵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分散劑是具有一定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與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關。聚合度過低,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shù)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過高,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shù)過多,水體變渾濁,甚至形成絮體(此時的作用與絮凝劑相近)。與螯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的。實驗表明,1 mg分散劑可使10一100 mg的成垢粒子穩(wěn)定存在于循環(huán)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劑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反滲透除垢劑的特點:1、進水的PH從5-10均屬于有效范圍內。2、反滲透阻垢劑主要的反滲透膜、納濾膜都能使用,使用量少,使用價值高。3、符合國家飲用水使用標準,可用于飲用純水系統(tǒng)。4、反滲透阻垢劑配方有效控制碳酸鈣、硫酸鈣、硫酸鋇、硫酸鍶、硅以及氧化鐵結垢,不加酸的條件下LSI控制值為 3.0 。5、它屬于液體產品,使用簡單,可直接添加或稀釋使用,適用于小型反滲透膜或納濾膜系統(tǒng)。
阻垢劑的阻垢原理:1、絡合增容,阻垢劑在水中能夠與鈣鎂離了形成穩(wěn)定的可溶性鰲合物,將更多的鈣鎂離子穩(wěn)定在水中,從而增大了鈣鎂鹽的溶解度,抑制了垢的沉積。2、雙電層作用機理等,在生長晶核附近的擴散邊界層內富集,形成雙電層并阻礙垢離子或分子簇在金屬表面凝結。3、晶格畸變,加入阻垢劑后,試劑吸附在晶體上并摻雜在晶格的點陣中,對無機垢的結晶形成了干擾,使晶體發(fā)生畸變,或使大晶體內部的應力增大,從而使晶體易于,阻礙了垢的生長。4、再生脫膜抑制,試劑能在金屬傳熱面上形成一種與無機晶體顆粒共同沉淀的膜,當這種膜增加到一定厚度后,在傳熱面上,并帶一定大小的垢層離開傳熱面由于這種膜的不斷形成和,使垢層的生長受到抑制。5、凝聚和分散,在水中解離生成的陰離子在與碳酸鈣微晶碰撞時,會發(fā)生物理化學吸附現(xiàn)象,使微晶粒的表面形成雙電層,使之帶負電因阻垢劑的鏈狀結構可吸附多個相同電荷的微晶,靜電斥力可阻止微晶相互碰撞,從而避免了大晶體的形成在吸附產物碰到其它分子時,將已吸附的晶體轉移過去,出現(xiàn)晶粒均勻分散現(xiàn)象,從而阻礙了晶粒間和晶粒與金屬表面的碰撞,減少了溶液中的晶核數(shù),將碳酸鈣穩(wěn)定在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