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917年,美國鐵路也試行集裝箱運輸。隨后的十余年間,德、法、日、意相繼出現(xiàn)了集裝箱運輸。
1920年,美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和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引入了9英尺長的鋼制集裝箱。每節(jié)鐵路貨車里,可以裝6只集裝箱,每只載重量為5噸。有了這些集裝箱,鐵路在沿途轉(zhuǎn)運貨物時,效率大為提高,成本則大幅降低。
1927年,為了應(yīng)對卡車運輸?shù)耐{,很多國家的鐵路公司采用了集裝箱系統(tǒng)。英國一家鐵路公司曾運送3,000只集裝箱。
美國的集裝箱大多為鋼制,但集裝箱自重占了貨運總量的25%以上。同時,各國處理集裝箱的方式,甚至比散貨運輸更加麻煩。
當(dāng)時很多集裝箱頂部四角有金屬環(huán),吊裝時碼頭工人要先爬上集裝箱用吊鉤鉤住,集裝箱吊進船艙后仍需碼頭工人將其搬運到位。
而且集裝箱內(nèi)會有閑置空間,到港后仍需將貨物卸下,堆放到中轉(zhuǎn)倉庫,空箱運回。
用叉式裝卸車裝箱時,將受到機械的自由提升高度和門架高度的限制。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叉車裝箱可一次裝載兩層,但上下要留有一定的間隙。如果條件 不允許一次裝載兩層的話,就在裝第二層時,考慮到叉式裝卸車的自由提升高度和叉式裝卸車門架可能起升的高度,這時門架起升高度應(yīng)為層貨高減去自由提升 高度,這樣的話第二層貨物才能裝在第三者層貨物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