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雷雨天氣又到了,在不知不覺中,避雷針又開始了它的工作?,F(xiàn)如今,我們能夠在雷雨天氣的室內安心的看電視、玩手機、吹空調,與避雷針的存在密不可分。 避雷針的工作原理 避雷針的整個工作過程為——吸引雷電,然后將雷電傳導到大地上,使大地將雷電吸收。由于避雷針的構造和作用,我們要特別注意保持避雷針的良好導電性。 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三樣東西——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 所以,避雷針是將一定范圍內的雷電,都吸引到自身上,之后再導入地下,防患于未然。避雷針的保護范圍,與自身的高度、大小有關。
從地面上的建筑物或物體產(chǎn)生了一個上行的先導,此上行先導向上傳播一直到與下行先導會合。此時,閃電電流便流過所形成的通道,地面上的其他建筑物可能會生成好幾個上行先導,與下行先導會合的第壹個上行先導決定了閃電電機的地點。
提前放電避雷針工作特性:
1、在同等條件(高度)下,預放電避雷針比普通避雷針保護范圍大。
2、落雷更準確,減小了雷擊點落于非避雷針體的概率。
3、安全可靠:無放涉性元素,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抗風能力強。
4、免維護:無源,無需供電,無耗能元件。
5、安裝簡單:重量輕,不需加裝同軸屏蔽電纜。
避雷針,又名防雷針,是用來保護建筑物、高大樹木等避免雷擊的裝置。你知道誰發(fā)明了避雷針嗎?
現(xiàn)代避雷針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fā)明的。富蘭克林認為閃電是一種放電現(xiàn)象。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冒著被雷擊的危險,將一個系著長長金屬導線的風箏放飛進雷雨云中,在金屬線末端拴了一串銀鑰匙。其實,從防雷技術角度來說,現(xiàn)代防雷設施包括外部防雷保護(建筑物或設施的直擊雷防護)和內部防雷保護(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兩部分,防雷器外部防雷系統(tǒng)主要是為了保護建筑物本身避免遭遇由直接雷擊引起的火災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當雷電發(fā)生時,富蘭克林手接近鑰匙,鑰匙上迸出一串電火花。手上還有麻木感。幸虧這次傳下來的閃電比較弱,富蘭克林沒有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