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918年艾布拉姆發(fā)表了著1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1]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了波特蘭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所以混凝土表面密封固化劑能帶來長久的密封、堅固、耐磨、無塵的混凝土表層。
硬化混凝土的變形來自兩方面:環(huán)境因素(溫、濕度變化)和外加荷載因素,因此有:1)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彈性變形非彈性變形2)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收縮變形(干縮、自收縮)膨脹變形(濕脹)3)復合作用下的變形徐變耐久性在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區(qū),特別是在水位變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飽水狀態(tài)下受到頻繁的凍融交替作用時,混凝土易于損壞。[3]主要技術性質(zhì)混凝土的性質(zhì)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強度、變形及耐久性等。
強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學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載的量化能力?;炷翉姸劝箟骸⒖估?、抗剪、抗彎、抗折及握裹強度。其中以抗壓強度1大,抗拉強度1小?;炷恋淖冃伟ǚ呛奢d作用下的變形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有化學收縮、干濕變形及溫度變形等。水泥用量過多,在混凝土的內(nèi)部易產(chǎn)生化學收縮而引起微細裂縫。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是保證水泥砂漿強度,防止樓地面的起砂所必備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