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活塞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壓縮過程
活塞從下止點向上運動,吸、排汽閥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氣體在密閉的氣缸中被壓縮,由于氣缸容積逐漸縮小,則壓力、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氣缸內(nèi)氣體壓力與排氣壓力相等。壓縮過程一般被看作是等熵過程。
排氣過程
活塞繼續(xù)向上移動,致使氣缸內(nèi)的氣體壓力大于排氣壓力,則排氣閥開啟,氣缸內(nèi)的氣體在活塞的推動下等壓排出氣缸進入排氣管道,直至活塞運動到上止點。此時由于排氣閥彈簧力和閥片本身重力的作用,排氣閥關(guān)閉排氣結(jié)束。
至此,壓縮機完成了一個由吸氣、壓縮和排氣三個過程組成的工作循環(huán)。此后,活塞又向下運動,重復上述三個過程,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huán)。這就是活塞壓縮機的理想工作過程與原理。
活塞壓縮機氣閥的工作原理
工作過程空壓機的低壓級吸氣閥和排氣閥裝在氣缸蓋上,升程為3mm。而高壓級的吸氣閥和排氣閥裝在氣缸中部的閥室內(nèi)。氣缸及活塞均分成直徑上大下小的兩段?;钊敳恳陨蠟闅飧椎牡蛪杭壒ぷ骺臻g,空氣經(jīng)濾清器吸入氣缸?;钊胁康沫h(huán)形空間為高壓級工作空間,由低壓級排出的氣體經(jīng)級間冷卻器冷卻送入高壓級進一步被壓縮。為了保證安全,低壓級和高壓級分別裝有安全閥,它們的安全開啟壓力分別比額定排出壓力約高15%和10%。電動機通過彈性連軸器帶動曲軸旋轉(zhuǎn),再經(jīng)連桿,活塞銷帶動活塞在氣缸內(nèi)上下往復運動。當活塞從上止點向下止點移動時,空壓機處于吸氣過程,此時進氣閥彈簧被壓縮,閥片向下運動,于是進氣閥打開,吸入氣體?;钊匦袝r,即從下止點向上運動時,吸氣閥開始關(guān)閉,即閥片受其彈簧彈力作用向上運動至與閥座密合位置。當吸、排氣閥均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活塞繼續(xù)向上運動時,氣體在缸內(nèi)被壓縮,壓力升高到排出壓力時,排氣閥閥片向上運動壓縮彈簧而開啟,壓縮過程結(jié)束。排氣閥開啟后,缸內(nèi)壓力即將保持排出壓力大小不變直到活塞行至上止點,全部氣體被排出,排氣過程結(jié)束。氣閥開啟的位置受升程限制器的限制。
活塞壓縮機的拆卸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拆卸及其零部件的測量,拆吸氣過濾器蓋。把法蘭螺栓擰松,拆下之后的螺栓時,用手推住法蘭,以防一些彈簧把法蘭蓋彈出。
拆聯(lián)軸器。對于開啟式壓縮機,某些系列的機器可不移動電動機,但應將壓縮機聯(lián)軸塊、中間連接塊和電動機聯(lián)軸塊統(tǒng)一劃上裝配記號。若需要移動電動機,除在聯(lián)軸器上劃裝配記號外,還應在電動機支腳和公共底座上劃8條記號,這樣在裝配時不用再找正電動機和壓縮機軸的同心度。
對12.5系列機器拆下橡膠塞銷擋板,取出橡膠塞銷,轉(zhuǎn)動電動機軸看聯(lián)軸塊是否與中間連接塊有摩擦現(xiàn)象,并用塞尺測量電動機聯(lián)軸塊與中間連接塊邊緣之間的間隙,圓周各點的間隙不大于0.2mm即表明兩軸是同心的,若各點間隙之差較大,又有摩擦現(xiàn)象應找壓縮機和電動機兩軸的同心度。拆下中間連接塊的螺栓,把中間連接塊推到電動機軸一側(cè)。
拆活塞壓縮機聯(lián)軸塊的方法
拆活塞壓縮機聯(lián)軸塊方法有三種
1.首先將聯(lián)軸塊的擋板螺栓擰松(但不要將螺栓拿下來),在聯(lián)軸塊的兩側(cè)墊上方木并用大錘敲擊;另外也可用兩根長撬棍撬松;用槽鋼自制的拉力器拉出。其材料可用16'或18'槽鋼,按壓縮機聯(lián)軸塊上螺孔的距離鉆上兩個φ18mm孔,再制兩個長120.mmMl6的螺栓,中間截塊采用φ89mm的管段即可。在拆卸時,下面墊上方木,以免掉下后砸壞公共底座或者傷人。
2.拆軸封。均勻擰松壓蓋螺母,對角留兩個螺母暫不擰下,將其他螺母擰下,用手推住壓蓋,再擰下兩只螺母,以防軸封彈簧將軸封蓋和其他零件彈出,損傷零件或者傷人。拆下后將兩環(huán)的密封面對著放好,以防受損傷。
3.拆后軸承座。在拆卸前應用塞尺在前后兩端測量軸承的徑向間隙,正常應在0.08-0.15m之間;同時用塞尺在兩主軸瓦的側(cè)面測量曲軸的軸間間隙,正常應在0.8-2.0mm之間。
在拆后主軸承座之前,還應用方木在曲軸箱把曲軸墊好。拆下油管及與機器的連接螺栓。將兩恨Ml2專用螺栓擰到后軸承座的螺孔內(nèi),把軸承座頂開,然后用撬棍慢慢撬出。兩邊用力應均勻,防止將曲軸帶出或卡住拉不出來。并注意墊片不要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