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決定羽絨服是否保暖主要可以從含絨量,充絨量,蓬松度和外層面料等方面來進行選擇。
含絨量
說到含絨量,先來說說羽絨與羽毛的區(qū)別。
羽絨是長在鵝、鴨的腹部呈星朵狀的絨毛(上圖右邊絨毛),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而羽毛是片狀的。
市面上的羽絨服很少用100%純羽絨的,因為羽絨服中間填充物需要一定的支撐力,所以會有一定比例的羽毛,就像上面所說的含絨量,其實是指的羽絨與羽毛的含量占比,國家標準對羽絨服的定義是含絨量在50%以上的才能稱為羽絨服,而現在質量稍微好點的基本上含絨量都在70%以上。所以羽絨服質量優(yōu)劣的關鍵指標是含絨量,含絨量越高,保暖效果相對會更好。
另外羽絨的種類也是羽絨服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常見的就是鴨絨和鵝絨。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同一個品牌,可能款式什么的都差不多的一件羽絨服,價格上卻相差很多,往往用鵝絨的都要比用鴨絨的貴。那是因為,相對于鴨絨而言,鵝絨的品質會更好,絨朵大,中空度高、蓬松性好、回彈性好,更加輕便且無異味,儲存空氣的能力更強,所以保暖性更強。
對于市面上一般的羽絨服而言,絨的品質排序是:
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羽絨服各個參數所代表的含義:羽絨服的填充物通常是鵝絨,鴨絨或兩者的結合。鵝絨相比鴨絨更大、更輕、更蓬松,不易產生味道,也更保暖。白鴨絨和灰鴨絨保暖程度旗鼓相當,只不過由于灰鴨數量大于白鴨,所以白鴨絨相對成本更高。如果不是有戶外運動的需求,一般來說,日常穿著可選擇蓬松度在450-500左右。蓬松度也側面反映了填充物的質量。填充的羽絨質量越好,蓬松度就越高。
同樣的保暖程度,一件蓬松度更高的羽絨服更輕,也更容易壓縮攜帶。
充絨量指的是羽絨的克數,如果你追求輕便款,選擇150g充絨量以下即可。
含絨量指的是羽絨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比充絨量更具說服力。一件含絨量高的羽絨服,鉆絨問題也會相應減少。
另外,關于開頭提到的那個問題:羽絨服不丟干洗店也不丟洗衣機,到底要怎么洗?
答案是:手洗,并在洗后輕輕擠出水分并曬干。怕潮的羽絨服不宜多洗,局部污漬可以采用羽絨服專用清潔劑來處理。
局部清洗
如果羽絨服只是局部臟一點,就大可不必整件清洗。因為一般的羽絨服面料都不怕水,只要在臟污處滴幾滴衣領凈或洗滌靈,幾分鐘后用濕毛巾擦干就能去污。
如果一遍不干凈,再多重復幾遍即可。
局部清洗Tips:
清洗羽絨服選用專用的羽絨服清洗劑。由于它們呈中性,可減少對蛋白質纖維的破壞作用,且具有優(yōu)良的洗滌力和保護調理作用,洗后能保持羽絨服面料的光澤與內部的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