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園林綠化養(yǎng)護之植物根系如何修剪?
移植前修剪
在移植大苗的前半年,1好先進行一次切根,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根系的損傷。切根范圍因樹種不同而不同,闊葉樹的切根范圍以略大于樹冠直徑為準。在移栽常綠針葉樹種的大苗之前,對油松、白皮松、五針松等樹冠寬闊的樹種,切根的范圍應比樹冠直徑大1/3左右;對檜柏、側柏、龍柏等樹冠呈柱形或圓錐形的樹種,切根范圍應為樹冠直徑的一倍左右。修剪行道樹時,必須選派專人維護現(xiàn)場秩序,保證過往行人和車輛安全。
根系修剪的時期
在一年當中,只要土壤沒有凍1結,都可以對根系進行修剪,但以早春新芽萌動之前為1好。這時切根,老根停止延長,能促其發(fā)生更多的新根、并有充足的時間供傷口愈合。為移苗而進行修剪,應根據(jù)移苗期來決定。如果你準備在秋季落葉后移栽大苗,切根的時間就不要太早,只要提前一個季度就行了。如果你準備在早春移栽大苗,則應在頭年入冬前的2至3個月進行修剪,給傷口愈合留出時間。幼齡樹應逐年修剪主干下部的側枝,提高分枝點,達到規(guī)定的分枝點高度。
7月份綠籬、花灌木等都進入生長旺盛期,為了避免因植物的旺盛生長而影響造型,這一時期的修剪次數(shù)相對來說會比較頻繁。樹干周圍的雜草、藤蔓植物(如菟絲1子)應及時鏟除,在雜草生長旺季前,連根1除盡,做到勤除、早除,所除雜草要及時清運處理,結合堆肥,防止病蟲害擴散。修剪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各方面:
(1)對于色塊、模紋、球類、以及其他造型植物及時進行修剪,以保證其造型的完1美;
(2)對黃楊、小葉女貞、紅葉石楠、紅花檵木等綠籬植物及時進行修剪,有利于通風散熱,減少白1粉病、葉斑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3)對于月季、紫薇、木槿、珍珠梅等花灌木,以及一些開花草本、宿根花卉等在開花后,要及時修剪殘花,避免不必要的營養(yǎng)消耗,使花期更加長久。
在進入夏季時刻,園林綠化絕大多數(shù)工程都進入了尾聲收尾階段,少部分緊急工程仍在緊張施工中。但對于綠地有的枝繁葉茂,而有的發(fā)生了回芽、悶芽、不抽芽現(xiàn)象,不生根、生根少、根部腐爛現(xiàn)象,部分葉片邊緣干枯,甚至更嚴重的綠地已經(jīng)死1亡。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發(fā)生,特做出以下綠化工程夏季高成活率養(yǎng)護方案。2、灌1水前要做到土壤疏松,土表不板結,以利水分滲透,待土表稍干后,應及時加蓋細干土或中耕松土,減少水分蒸發(fā)。
【1】科學澆水:
我們都知道,給植物樹木澆水: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目前,夏季養(yǎng)護的樹木,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干旱原因而死1亡的,而是被澆死的占據(jù)很大一部分。在夏季養(yǎng)護人員常常因為樹木一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就去澆水,甚至是為了降低空氣溫度,提高空氣濕度和樹體濕度,經(jīng)常給樹木淋水,從而造成樹木根部積水,使樹木根系腐爛直至死1亡。所以不管是澆水還是淋水,這都是對樹木管理不可缺少的措施,但要做到合理、科學的澆水、淋水。而見干見濕的澆水,有助于地溫的提升和促根發(fā)育。耐寒性花卉指原產(chǎn)于溫帶及寒帶的花卉,這一類花卉,多年生露地宿根花卉即耐寒性花卉。
【2】生根粗跟:
澆水時配合加入生根粉(液),可促進根部須根、白根快扎。養(yǎng)樹要養(yǎng)根,根深才葉茂。而夏季又是樹木生長的關鍵期,所以樹木必須配合澆水,科學合理的加入一定量一定比例的生根粉(液),用于縮短根系恢復時間,使其盡快生根成活。
施肥
1、肥料選擇
根據(jù)喬木品種、生長發(fā)育階段,選擇施用有機肥、無機肥以及專用肥。
2、施肥時間
施用基肥應于落葉后至發(fā)芽前的休眠期進行(11月-翌年1月);追肥應于萌芽后到秋季前的生長期進行(1月-10月);葉面施肥應在早晨或傍晚無風、無雨天氣(至少3-4天內)進行。
3、施肥方法
基肥應充分腐熟,化肥要粉碎,追氮肥應根據(jù)含量和樹齡大小適量合理施用;可采用環(huán)施、穴施或溝施。環(huán)施應在樹冠正投影線外緣,深度和寬度一般為30~1000px,溝(穴)施應避免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