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漏電保護器的原理、作用及其參數
當被保護電路發(fā)生漏電或有人觸電時,由于漏電電流的存在,通過TA一次側各相負荷電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即 IL1 IL2 IL3 IN≠0產生了剩余電流,TA二次側線圈就有感應電動勢產生,此信號經中間環(huán)節(jié)進行處理和比較,當達到預定值時,使主開關分勵脫扣器線TL通電,驅動主開關GF自動跳閘,迅速切斷被保護電路的供電電源,從而實現保護。
漏電保護器主要參數
漏電保護器有分斷電路的功能,同時內部電路需要供電,因此在選擇漏電保護器時首先確保 <頻率> <額定電壓> <額定電流>滿足配電網絡的需求。
人體觸電時的危險是什么?
人體觸電時的危險是什么?
答:人體觸電時,通入人體的電流越大相電流持續(xù)的時間越長就越危險。其危險程度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感知-擺脫-室顫。 ①感知階段。由于通入電流很小,人體能有感覺(一般大于0.5mA),此時對人不構成危害; ②擺脫階段。指手握電極觸電時,人能擺脫的電流值(一般大于10mA),此電流雖有一定危險,但可以自己擺脫,所以基本也構不成致命的危險。當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觸電者將因肌肉收縮,發(fā)生痙攣導致抓緊帶電體,不能自己擺脫。 ③室顫階段。隨電流加大和觸電時間延長(一般大于50mA和ls),將導致發(fā)生心室顫動,如果不立即斷開電源,將會導致。由此可以看出,心室顫動是人體觸電致死的原因。所以,對人的保護,常用不引起心室顫動,作為確定保護特性的依據。
按照分級配電的要求,電箱應該有幾種設置?
按照分級配電的要求,電箱應該有幾種設置?
答:施工現場一般按三級配電,所以電箱也應按分級設置,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以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以下就是用電設備。配電箱是配電系統(tǒng)中,電源與用電設備之間送電和配電的環(huán)節(jié),是專門用作分配電力的電氣裝置,各級配電都是經過配電箱進行的??偱潆娤淇刂普麄€系統(tǒng)的配電,分配電箱控制每一支路的配電。開關箱是配電系統(tǒng)的末端,再往下就是用電設備,每臺用電設備由自己專用的開關箱控制,實行一機一閘。不得幾臺設備合用一個開關箱,防止誤操作事故;也不要把動力與照明控制合置在一個開關箱內,防止因動力線路故障影響照明。開關箱上接電源下接用電設備,操作頻繁、危險性大,必須引起重視。電箱內各電器元件的選擇,必須與線路和用電設備相適應。電箱安裝垂直、牢固,周圍留有操作空間,地面無積水、無雜物,附近無熱源、無振動,電箱應防雨、防塵。開關箱距離被控制的固定設備不應超過3m。
2種砼泵水洗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
泵送完砼后反泵1~2個循環(huán),消除輸送管中壓力,點按動按鈕,使砼缸活塞退至后點。如向上泵送且有截止閥則須先關閉,以防止砼倒流。
拆下出料管,打開料斗卸料門,反泵將分配閥、砼缸和料斗中的砼沖洗干凈。
關閉料斗卸料門,向料斗中加水,當水加至砼缸直徑2/3高度時,將柱狀體頭部朝分配閥方向裝入砼缸,用1根長約1m、直徑約30mm的木制橇棒將柱狀體抵住,繼續(xù)加水至攪拌軸中心線高度。
撤出撬棒,迅速啟動泵送,持續(xù)加水,直至柱狀體從輸送管輸出端泵出。
加活塞法的優(yōu)點是管道清洗較干凈,水源的流速可以較低、可以暫停,同時減少拆出料口和彎管的麻煩。缺點是操作要求較高,分配閥容易將柱狀體切斷。
以上2種砼泵水洗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其中為可靠的是拆出料管法,的是加活塞法,如輸送距離較短,則直接打水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具體方法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而定,總之要做到既有效又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