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芷種子種植方法
選土整地:白芷適宜于土層深厚的黃泥壤土和二泥土。凈沙土或過黏的土壤以及地勢低洼易于水淹的地方,均不宜栽種。整地時,每667㎡施用腐熟廄肥2500~5000kg,犁耙2~3次,再深挖24~30cm,使土粒充分細碎,然后耙平,做成方形或寬100~120cm的畦,并開好排水溝,以備播種?!举裰菔蟹惨凰幉膶I(yè)合作社】
2、播種:以寒露至霜降期間播種為宜。先于整好的畦面開20cm寬,2~3cm深的小淘,每667㎡用種子3kg左右,種子的排列要播成1條線,每粒籽距0.5~1cm,然后輕輕蓋土。種子播下土后,蓋一層土灰(用小便拌和),再于土灰上蓋老糠殼,防雨水沖擊而流失,以利種子安全生長。此外,還可采用穴播法:先用繩子拉成寬380cm的行子,按株距6~10cmn,用鋤頭挖成淺窩種子與堆肥灰均勻拌和(667㎡用堆肥400~500kg),或拌以泥土堆放2~3天,這樣可提早出苗。然后每窩播1小撮,使種子在淺窩中均勻分布,再用鋤輕輕壓緊,使種子與泥土密接。一般在播種后20~30天出苗。如種子入土太深,覆土過厚或未與泥土密接,均不易發(fā)芽出苗。
白芷管理技術
澆水。白芷播種后土壤干旱,應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生長期,如遇天氣干旱,應及時澆水,保證植株生長需要,雨水過多或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水,以防病害或爛根。施肥。一般追肥3-4次,、2次均在間苗、中耕后進行。每次每畝施稀人畜糞水1500-2000公斤。第3次在定苗后進行,每畝施人畜糞水2000-3000公斤,加入3公斤尿素。清明節(jié)前后進行第4次追肥,每畝施人畜糞水2000-3000公斤,撒施草木灰150公斤,施后培土。浙江次在3月間苗后,第2次在4月除草后,第3次在立夏前施肥。一般冬季施圈肥。施肥應注意當年宜少施,以防徒長,提前抽苔開化。第2年宜多,輔以磷鉀肥,促使根部粗壯。白芷哪個品種好
白芷的種類:杭白芷為傘形科屬白芷的變種,長圓錐形且四棱明顯,“疙瘩丁”多排成4行且較粗大,表面灰青或淺灰棕色,較少,斷面方形,棕色形成層環(huán)明顯,氣香濃烈。川白芷別稱方香、香白芷、異形等,較浙白芷粗,但四棱不及斷白芷明顯,表面黃白色或淺棕黃色.較明顯,斷面方形亦不及浙白芷明顯,常呈類圓環(huán),“疙瘩丁”較粗大,氣香濃郁,過去川白芷以四川遂寧所產為,銅梁所產次之,其他產地更次。禹白芷是白芷的商品名,為傘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河南禹州及周邊縣市所產白芷的習稱。形似胡蘿卜,類圓形而細長,直徑細于前二種.表面較光滑,橫向皮孔(疙瘩丁)少且不及前二種明顯,粉性不足,香氣較弱。祁白芷多指主產于河北安國一帶的白芷,條細小,形似禹白芷,表面較光滑,“疙瘩丁”較少且不明顯,粉性小,氣微香,下部多有分支細尾。根圓錐形,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皮孔樣的橫向突起散生,斷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較大
白芷種子播種時間
白芷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中藥。食用白種白芷秋播五步驟近年來,白芷除藥用外,還廣泛應用香料、食品加工業(yè),需求量逐漸增大,因此,人工種植白芷前景看好。白芷在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一般每畝可產干品700公斤好的可達800公斤,效益在8000元以上?,F將其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選地整地 白芷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宜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培。結合整地,每畝施入堆肥2000公斤(或復合肥25公斤、磷肥5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把地整平耙細做成寬1。3米的高畦,四周開好較深的排水溝,并將畦面摟成龜背形,表土層要求疏松碎細。適時播種 白芷一般與秋季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播種,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qū)可延至11月上旬播完,在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qū)宜在霜降之前播種。播種時可采用穴播或條播:(1)穴播。在畦面上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10-15厘米挖穴,穴深3-5厘米,施入適量草木灰與腐熟的人糞尿拌勻作底肥,再將種子播入。(2)條播。在畦面上開橫溝,溝行距30-33厘米,溝寬10厘米,溝深7-9厘米,將種子拌草木灰均勻地播入溝內。播后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若遇天氣干旱,播后應適當澆水,并在畦面上蓋草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