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錨索的張拉
錨索張拉在注漿及錨梁砼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張拉錨索前對張拉設備進標定,避免出現(xiàn)應力誤差。標定時,將千斤頂、油管、壓力表和高壓油泵聯(lián)好,在壓力機上用千斤頂主動出力的方法反復試驗三次,取平均值,繪千斤頂出力(KN)和壓力表指示的壓強(Kpa)曲線,作為錨索張拉時的依據(jù)。國產(chǎn)壓力表初始起動壓強不完全相同,所以,標定曲線上必須注明標定時的壓力表號,使用中不得調(diào)換。壓力表損壞或拆裝千斤頂后,要重新標定。
張拉:一般采用多次多級張拉工藝,首先通過預張拉將各束鋼絞線拉直,每級張拉要穩(wěn)定一段時間以便錨索中預應力的傳遞和調(diào)整。兩次張拉間的時間間隔較長,第二次張拉在次張拉的預應力基本穩(wěn)定后進行,以彌補預應力損失。張拉的總噸位不小于設計噸位(含超張拉)。為檢驗錨固段設計,可先進行錨索拉拔試驗,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則要修改設計。待腰梁養(yǎng)護期超過14天后才進行張拉,每級張拉穩(wěn)定5-10min以上;
5、鎖定:超張拉后,錨索鎖定于錨具上,強調(diào)鎖定工藝,減少夾片內(nèi)縮,以防預應力損失。鎖定后切除鋼絞線余長,當預計鎖定后預應力衰減過大時,要預留一定長度鋼絞線,以備重新張拉之用;
6、質(zhì)量控制:
1)鉆孔前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定出孔位,孔位允許偏差水平方向為±100mm,垂直方向±50mm,錨索下料長度允許誤差為±50mm,鉆孔傾斜度允許偏差為3%,實際鉆孔深度應超過設計長度0.5m;
2)預應力錨索漿體采用水泥凈漿,錨索施工前應做基本試驗,以校核及確定相關設計參數(shù);
3)錨固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80%,且大于20MPa時方可張拉,一般注漿完成七天(平均氣溫20度以上時)后可張拉鎖定;
4)錨固體按錨桿數(shù)量每30根錨桿取試件不少于一組,每組試塊共6塊,規(guī)格70.7×70.7×70.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