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由于旋風器對微細顆粒物效率較低,尤其對PM10(粉塵粒徑小于10μm的顆粒物)的除塵效率隨著顆粒直徑減小逐漸降低。估計可達8—10年,與鍋爐同壽,相當于目前蝸殼型除塵器壽命的3—4倍,節(jié)省了更新設備的費用。也就是說,在旋風器的運行過程中,盡大部分微細粉塵穿透了分離區(qū)域,導致對微細粉塵效率下降。二次分離附件設置在旋風器本體頂部,稱之為POC。
POC二次分離作用是利用排氣芯管強旋流作用使微細粉塵受離心力作用向邊壁運動,并與擋板相撞后,通過縫隙1掉進擋板下部的殼體中,另一部分即使在一開始沒有與邊壁相撞,但由于始終受到離心力的作用,在到達POC頂部時,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通過縫隙2處而進進擋板與殼體之間的空間,隨后由于 POC中主氣流的約10%通過縫隙形成滲透流,在滲透推動下,顆粒物被吹出殼體。因此分析旋風分離器環(huán)形空間的流場分布特征,對改進旋風分離器分離性能和工程設計都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旋風分離器設計
在對旋風分離器進行計算和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塵粒受到的各種力的相互作用。在對旋風分離器進行計算和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塵粒受到的各種力的相互作用。近些年中,旋風分離器結構圖技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這種技術可以對粒徑小到5微米,比重小于1.0的粒子達到超過99%的分離效率。這種旋風分離器的設計和使用很大程度上是由被處理氣體和塵粒的特性以及旋風分離器的形狀決定的。工藝過程中氣體和塵粒的特性的變化也必須在收集過程中被考慮。
旋風分離器的設計要點
旋風分離器的卸灰設計、風機位置設計等都會影響它的一個效率。塵粒排出設計不恰當?shù)男痘以O計能造成粉塵的二次夾帶。很多時候,在想用高效旋風分離器更換低效旋風分離器時,人們習慣測量排放氣流中的塵粒或已收集的塵粒。比如許多人認為風機設在分離器上游時,分離器進行正壓運行,此時不必設灰斗或卸灰閥。這是不對的。事實上,旋風分離器結構圖內部向上的旋流不管是由正壓或負壓產生的,都具有夾帶粉塵的能力。在任何情況下,灰斗和卸灰閥都必須納入設計考慮之中。
琦昌科技公司出產的產品均提供指導安裝調試,提供產品的選型、使用、安裝和維護支持。
直徑過少的旋風分離器
旋風除塵器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輕紡、制藥、食品、環(huán)保等工業(yè)生產中,無運動部件、操作方便。
若旋風分離器直徑過少,旋風分離器的數(shù)目就要增多。直徑過小的旋風分離器還易被物料堵塞,影響卸料的正常進行,特別是粗粒子的物料(如瓜干),這種影響更為突出。因此,為適應粗粒子物料的卸料,往往需要把旋風分離器設計成單個,直徑較大的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