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
回噴法,針對一些干性物質較多的滲濾液,可以采取回噴的方法來提升燃燒率,降低滲濾液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適用于產量多并且熱度低的情況。
在膜技術的發(fā)展與推廣逐漸普遍,利用反滲透具有的截留污水中溶解態(tài)的無機和有機污染物的特性,反滲透成為處理垃圾滲濾液的主要方法。
生化處理法,向滲透液中加入一些化學試劑,使其中的部分污染物質能夠繼續(xù)被反應,終生成的物質在污染物質含量上可以控制在規(guī)定標準內,能夠徹底的解決污染物質。
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應用于高濃度垃圾滲濾液、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滲濾液、城市垃圾滲濾液、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等的處理,確保達到垃圾滲濾液排放標準。
移動滲濾液處理設備現行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及處理難點
小編導語:隨著我國城市化高速發(fā)展,城市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多,在垃圾壓縮轉運過程中,垃圾中部分水分被壓榨出來,與地面沖洗水一起形成轉運站垃圾滲濾液。他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很難被處理。近幾年,全國各地偷排滲濾液事件被媒體頻頻曝光,究竟它有什么特點?現行處理工藝是什么?處理難點又是什么?城市垃圾轉運站是垃圾收運系統(tǒng)的核心,其功能是采用專用垃圾壓縮設備,對從城區(qū)收運來的垃圾進行壓縮轉運,減小垃圾體積。
滲濾液經厭氧處理后,其出水COD仍較高,需采用好氧工藝進一步處理。典型好氧工藝為膜生物反應器(MBR),其利用超濾膜分離系統(tǒng)替代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反應器的污泥濃度可達到8~15 g/L,容積負荷為1.5~2 kgCOD/m3,氨氮、總氮的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厭氧工藝與好氧工藝串聯,可有效減少反應器體積,減少污泥量。
MBR出水COD通常在500~1 000mg/L,通過納濾/反滲透等膜分離物理方法,可有效去除細菌、懸浮物、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氨氮等污染物質,COD可降至100 mg/L以下。
采用“預處理 厭氧 膜生物反應器 納濾/反滲透”組合工藝對滲濾液進行處理,可使出水水質穩(wěn)定達到GB 16889-2008中的表2或表3標準,出水可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