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低溫生物菌種怎么保藏
菌種保藏(culture preservation,culture collection)是指保持微生物菌株的生活力和遺傳性狀的技術(shù)?;蚪?jīng)人工選育得到的變異型純種,使其存活、不丟失、不污染雜菌、不發(fā)生或少發(fā)生變異,保持菌種原有的各種特征和生理活性?;驹硎鞘刮⑸锏纳顒犹幱谛菝郀顟B(tài),也就是使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限制在低范圍內(nèi)。干燥、低溫和隔絕空氣是保證獲得這種狀態(tài)的主要措施。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干燥、低溫和隔絕空氣的外界條件,就是微生物菌種保藏的基本技術(shù)。常用的方法有凍干保藏法、深低溫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礦油封藏法、固體曲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瓊脂穿刺保藏法等。日常工作中,常選用4℃冰箱進(jìn)行短時間的菌種保藏
低溫生物菌種的使用溫度
普通硝化細(xì)菌在溫度低于15°C時,活性大幅度降低,硝化速度也明顯下降,溫度低于5°C時,普通硝化細(xì)菌的生命活動幾乎停止,處于休眠狀態(tài),普通中溫微生物適合生長溫度為25~37℃,目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大都可實現(xiàn)15°C左右氨氮達(dá)標(biāo)排放,當(dāng)溫度低于12°C時,中溫菌的活性大大降低,甚至沒有繁殖功能,使得污水廠COD、氨氮和磷處理效果變差,出水無法達(dá)標(biāo)排放,投加COD去除劑,氨氮去除劑,除磷劑等化學(xué)絮凝劑或氧化劑,在增加污水廠運(yùn)營成本的同時,又形成了二次污染。
低溫生物菌種的寄主分離法
即從生長有某種真菌的寄主體上(如茯苓、木耳木段)取下木片,進(jìn)行分離的方法。如木耳制種時,可選朵大、出耳多、質(zhì)厚的耳棒(即長有木耳的木段)。采集后,削去耳根下的樹皮,將其橫斷面鋸成1 厘米厚的木片,在無菌條件下,切去無耳菌絲部分,留下有耳菌絲部分,浸入0 . 1 %水中1 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去木片上的液。然后,用解剖刀將木片切成0 . 5 厘米的小塊,放入斜面培養(yǎng)基內(nèi),置24 ~26 ℃下培養(yǎng),及時淘汰雜菌,選取純菌絲進(jìn)行移植培養(yǎng),即得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