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廢紙漿是廢紙在回收后經過分類篩選,溫水浸漲,被重新打成紙漿以期再次利用的紙漿;非木漿中則主要有三類:禾科纖維原料漿(如稻草、麥草、蘆葦、竹、甘蔗渣等),韌皮纖維原料漿(如紅麻、亞麻、桑皮、棉桿皮等)和種毛纖維原料漿(如棉纖維等)。
紙漿按照加工工藝分為機械制漿,化學制漿,半化學制漿。機械制漿是指單純利用機械磨解作用,將纖維原料(主要是木材)制成紙漿的方法,其產品統(tǒng)稱為機械漿;化學制漿是指用化學藥劑對原料進行處理而制造紙漿的方法,其產品統(tǒng)稱為化學漿;半化學制漿(又稱化學機械制漿)。一般來說,當廢紙被回收之后都會有個分類揀選的過程,之后再通過溫水浸漲然后重新打成紙漿。
紙漿是如何制成的?
廢紙回收后經過分類揀選,溫水浸漲,被重新打成紙漿。紙漿中的雜質分為兩類,一類是沙粒和小石子等比重大的雜質,它會在紙張表面形成空洞和粗糙顆粒;另一類是塑料膜、膠質、塵埃顆粒等比重輕的雜質,造紙要經過高溫烘烤,這類雜質一遇到高溫就會融化、粘在卷紙輪上,使作業(yè)中斷。我國是全球造紙行業(yè)重要的成長型市場,2017年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占居全球第1,約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對它們要分別進行篩選凈化。
我國非木漿年產量1000多萬噸。預計今后若干年產量將保持穩(wěn)定,甚至還會有所增加,這是我國國情決定的。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漂白工藝取化沿用了100多年的CEH傳統(tǒng)漂白工藝,從根本上解決造紙工業(yè)面臨的污染問題和高耗水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紙漿漂白工藝,依次按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在待漂白的紙漿中加入次氯酸鹽進行預漂白,次氯酸鹽的用量,以有效氯來計算,為3%-7%(重量);商業(yè)上及生產上常根據(jù)不同的使用要求制定各種紙漿的質量檢驗指標,如紙漿的白度、濾水度、篩分組分、樹脂及灰分含量、纖維素含量、硬度(代表木素含量)、漿張的物理強度等影響制成品各項性能的指標。pH值為8-12;溫度為30-60℃;時間為30-150min;紙漿濃度為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