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蘇繡落繃(蘇繡下繃)、蘇繡裝裱的方法
1、取適當大小夾板或者纖維板材一塊,表面光滑干凈,板材尺寸適當大繡片畫心每邊10公分左右。
2、根據(jù)繡片畫心實際面積大小,在板材中心區(qū)域用鉛筆或淡色筆劃出畫心尺寸。并貼上與畫心尺寸相同的淡色紙片鋪墊,一是以防止將來撐板發(fā)霉波及繡片。二是避免板材透過底料映色。
3、在板材畫出的線的外部約1-2處均勻的涂上膠水(普通木工用的強力萬1能膠),用毛筆或者刷子將膠水均勻抹開。
4、待2-3分鐘,膠水稍干后,將繡片依照畫心,對照著板材上畫出的線條,覆蓋上去。
5、將繡片畫心以外空白的四邊部分,隨便挑2邊粘住,依靠膠水的粘力,大致的調(diào)整繡片位置,待位置基本固定,再拉動四邊調(diào)整畫面局部地方。
6、松掉連繃線,抽出;用刀片在底料上部與繃處連接處劃,盡量不要劃到繃布,以備將來使用。
7、用刀片在裱好的繡片四周將毛邊劃去,然后裝卡紙、裝框。
蘇繡發(fā)展的全盛時期:
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解放后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題材廣闊。以前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繡品,幾乎全出于蘇繡藝人之手。 現(xiàn)在中國蘇繡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繡品多次在國際國內(nèi)獲獎。繡品種類齊全:按品種分,有雙面繡、單面繡;5,丁渭琦蘇州蠡墅人,1904年與丈夫顧聘儒合辦私立“武陵女塾”,直至1937年停辦。按體積造型分,有臺屏、墻屏、地屏和大型組合屏風;按表現(xiàn)內(nèi)容分,有人物、寵物、花鳥、風景、靜物、特色建筑物??
“蘇繡”是蘇州刺繡的簡稱。蘇州刺繡文化的長期熏陶,以及精湛技藝的廣為傳播,使得中國手工刺繡業(yè)得以飛速發(fā)展,形成目前“粵繡”、“湘繡”、“蜀繡”等百繡齊放的格局。蘇州刺繡發(fā)源于蘇州吳縣。蘇州女子性情柔和,心靈手巧,擅長慢針細活。蘇州繡娘有 10 多萬人,家家有刺繡,戶戶有繡娘。蘇繡工藝是以繡針引彩線,按事先設計的花紋和色彩,在絲綢、棉布等面料上刺綴運針,通過繡跡構(gòu)成花樣、圖案、文字以取得藝術(shù)效果。顧繡原指明代上海顧家的刺繡,顧氏家族的顧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進士著稱。蘇繡具有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豐富、繡工精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