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河
樺樹液為材料,對其污染微生物進行了分離培養(yǎng)和初步鑒定,發(fā)現(xiàn), 天然樺樹原汁及其飲料中有數(shù)量不同的細菌,酵母菌、霉菌和的污染。其中,霉菌居多,酵母、細菌次之,少。在弄清污染微生物分布的基礎(chǔ)上,研究比較了幾種控制滅活微生物的方法 其中pH2.0的酸性處理未能滅活全部污染微生物,而采用90℃加熱殺菌的辦法或者膜板過濾技術(shù)可達到理想的結(jié)果。陳鐵山,張院民在驗收的樺樹汁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鈉(1g/kg)后添加檸檬酸(1.5g/kg)調(diào)整酸度使pH值≦3.5,再按比例依次加入抗壞血酸(0.1g/kg),亞(0.1g/kg),可以達到良好的防腐保鮮效果,可常溫儲藏6個月。黃文哲,王建華采用添加防腐劑對樺樹汁進行保鮮防腐研究發(fā)現(xiàn)添加單一防腐劑苯甲酸鈉防腐效果不如復合防腐劑,以苯甲酸0.03%,尼泊金乙酯0.03%,山梨酸0.05%的比例添加,防腐劑用量少,而且防腐效果可靠。歷史傳說編輯清代的流人,對于樺樹情有獨鐘,因為它豐富了流人的生活,寄托了流人的理想,當然也繁榮了流人文化和黑龍江地方文化。方拱乾在寧古塔期間,曾寫下了《樺樹行》一首七古:“阿稽林子深百里,松檜蒙茸雜榛杞。中有樺樹高而疏,剝皮堪蝕弓與矢?!驳脴鍢錁淅喜簧?,橐弓戢矢萬方熙?!边@首《樺樹行》概括了樺樹的功用,同時也描寫了采樺者生活的艱辛,“課皮”者的橫征,并對以樺樹為弓矢,進行戰(zhàn)伐、殺害人的行為進行了鞭笞。
樺皮匣子是一種標準量器,每匣子標準為16千克。制作匣子的難度,必須由有經(jīng)驗的老年人去做。在木制斗傳入鄂溫克地區(qū)之前,人們就是用樺皮匣子作為入庫或買賣的標準單位來稱量糧食的。樺皮炕席是鄂溫克人室內(nèi)必備的用品,這種炕席光滑、柔軟、有彈性,而且冬暖夏涼。
鄂溫克族樺樹皮制作技藝是珍貴的民族工藝瑰寶,它繼承祖先三千多年的傳統(tǒng),成為鄂溫克人的民族文化符號,具有民族學、歷史文化和民族手工藝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