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針對電子、包裝印刷、化工、制漆、噴漆、制鞋、箱包及家具制造業(yè)等行業(yè)產生的有機廢氣污染進行專項治理,采用先進技術、精良工藝及現(xiàn)代化設備實施,解決了大風量、低濃度有機廢氣在治理技術上存在的難題。處理風量從每小時幾千到幾十萬立方米。
原理簡介
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有機廢氣處理工藝,采用阻力小的蜂窩活性炭為VOCs吸附材料,將廢氣中的VOCs吸附達標排放。脫附濃縮的VOCs經催化低溫燃燒,轉化為潔凈的CO2和H2O ,達標排放。吸附床一般配置兩臺以上,交替吸脫附,當一臺吸附床吸附的VOCs達到飽和吸附量時,轉入脫附再生工序;同時,另一臺吸附床轉入吸附凈化工序。脫附是通過將小風量催化燃燒放熱后的煙氣(約吸附風量的1/10)引入待脫附的吸附床,使吸附的VOCs以高濃度脫附下來,隨后進入催化燃燒室進行低溫無焰式催化燃燒,燃燒產物為CO2和H2O。濃縮后的VOCs催化燃燒放熱足以維持自身催化反應,運行以后不需額外提供能量,節(jié)能顯著。蜂窩活性炭顯著特點是阻力低,因此非常適合于大風量、低濃度有機廢氣的處理。
吸附-催化氧化裝置
該廢氣處理工藝通過控制,可使脫附氣中的VOCs濃度較吸附濃縮前提高10倍以上,且低于25%LEL。通過以上兩種凈化工藝的組合,使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變?yōu)樾★L量、高濃度廢氣處理。催化效率達99%以上,保證了VOCs達標排放。同時VOCs燃燒熱能得到充分利用,具有環(huán)保、高效、處理費用低等特點。
VOCs 治理有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頭減量、中間控制和末端處理等。目前,我國以末端治理為主。
末端治理技術一般分為破壞性處理和回收性處理,破壞性處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燒法和焚燒處理法,回收性處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離法等。回收性處理因其技術手段還不成熟,成本較高,目前沒有大規(guī)模應用。焚燒法是直接將 VOCs 通入焚燒爐中,在爐內充分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該方法成本較低,運用范圍較廣,技術線路也比較成熟。催化燃燒法是在廢氣燃燒的時候加入某種催化劑,降低 VOCs 的燃點, 使 VOCs 能夠充分燃燒,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實現(xiàn)直排。當前常用催化劑種類有 Cu、Fe、Ti 等非與 Pd、Au、Pt等兩大類。焚燒處理法和催化燃燒法在 VOCs 治理中占據(jù)核心地位,因其分解氧化徹底、治理效率高而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催化燃燒法因無明火、節(jié)能、氧化溫度低而得到廣泛應用。催化燃燒是一種涉及氣—固兩相的化學反應,其本質機理為在有活性氧參與的條件下發(fā)生的深度氧化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加入催化劑可以顯著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VOCs 富集在催化劑表面,在較低燃燒溫度下發(fā)生無焰燃燒,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CnHm (n m/4) O2→ n CO2 m/2 H2O 能量在催化劑的作用下,VOCs 可以在較低溫度下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去除率高達 90%。催化燃燒法具有能耗低、運行可靠穩(wěn)定、無二次污染等突出優(yōu)點,在歐美國家已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在我國,催化燃燒法也是處理 VOCs 的主要手段,其應用比例約為 55%。目前,催化燃燒法已經成為處理 VOCs 的主流。
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參數(shù)采用的設備為吸附濃縮-催化凈化一體化裝置。吸附濃縮-催化凈化一體化裝置在 時充分利用設備自身的催化燃燒后的余熱,無須其他能源,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自動運行等優(yōu)點,在活性炭處理工藝的領域中,其 的處理工藝將活性炭處理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
催化凈化裝置內設加熱室,啟動加熱裝置,進入內部循環(huán),當熱氣源達到有機物的沸點時,有機物從活性炭內揮發(fā)出來,進入催化室進行催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能量。利用釋放出的能量再進入吸附床脫附時,此時加熱裝置 停止工作,有機廢氣在催化燃燒室內維持自燃,尾氣 ,循環(huán)進行,直到有機物 從活性炭內部分離,至催化室分解?;钚蕴康玫搅? ,有機物得到分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