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法桐種子的繁殖技巧
法桐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它是優(yōu)良的行道綠化性樹種,因為它的樹冠豐滿、樹干筆直,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性、從當初到現在一直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的人都想要了解它的繁殖特性,在眾多的繁殖方法中,常用的就是播種繁殖的方法了。因此它的操作簡便,繁殖的數量也很大,所以更加的具有優(yōu)勢特點,這也是人們喜歡用種子繁殖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析下它的種子繁殖技巧。
對于栽植者來說,在進行法桐栽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生長健壯和干形較好,甚至是要沒有任何病蟲害的植株,作為它的采種母株,這樣的植株生長力往往是強的,生長的質量也是有價值的,當在深秋的時候待種球成熟之后就可以進行采收。
然后將其晾干,選出整齊和飽滿的種子進行低溫處貯藏使用;苗床的選擇要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為法桐的幼苗本身是很強壯的,一般的播種繁殖是不須消毒的,這也是它很大的優(yōu)勢之處。法桐播種的時候選擇為適當的溫度,因為當地溫太低,種子是很不容易萌發(fā)的,如果空氣溫度太高和話也會不好管理,也容易發(fā)生灼苗的情況。選擇15—22℃之間播種。
在播種之前苗床要充分的澆足水,一般在播種后的大約一周左右,就可以逐漸的出苗了,它的出苗率一般可以達到80%以上,當它的苗高在5cm以上的時候就可以對其進行施肥了,同時還要注意人工除草和一些地下害蟲的防治工作。
法桐和雪松到底種植哪一種好?
法桐和雪松,各有優(yōu)劣點,其中法桐被園林界稱為“世界行道樹王”,是因為法桐生長速度快,在3到5年即可成蔭,且法桐樹葉大,遮陰效果好,制氧能力強,此外法桐可降低城市噪音10到30分貝,在法桐樹下,空氣濕度可增加50%至60%。
但是春夏之季,果毛飄落成了法桐受人詬病的缺點,早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對法桐動手術了,但因種種原因,果毛亂飛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跟治,1995年至2000年,多條主干道上的約5萬株法桐進行了嫁接改造,飄絮現象得到一定緩解,不過并不是所有法桐都對嫁接手術那么適應。
雪松屬于常綠喬木,原產于喜馬拉雅山西部,上世紀20年代就開始引種到我國,目前在我國北方等一些城市多有栽植,雪松主干聳直,側枝平展,樹冠呈塔形,姿態(tài)雄偉,是世界出名的三大園林觀賞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對抗PM2.5的能力較強,它吃鉛和鋅的能力,在城市綠化樹種中名列前茅,國內最先引種雪松的城市是南京,它也是南京的市樹,目前在中國北方的許多城市,還有漂亮的雪松景觀。
不過,雪松也有缺點,它是淺根系植物,容易倒伏砸傷行人,城市地下管線的鋪設,也會影響雪松生長,且雪松樹干分枝低、遮蔭效果不強
法桐秋栽注意事項有哪些?
靠扦插繁殖的速生法桐具有生長快、生命力頑強的特點,其獨特的綠化效果受到許多綠化施工單位的青睞,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速生法桐對土壤質地要求不嚴,適于秋冬栽植,尤其適宜秋栽。移栽時無須帶土球,大小規(guī)格均可裸根栽植,成活率可達到98%以上,且生長量快。
速生法桐秋栽方法如下:
1.栽植方法
采用裸根穴栽。根據速生法桐的特性,栽植前應截去三分之一的根系。大規(guī)格苗木除了進行根短截之外,還必須按理想的高度定干,并注意修剪,截去三分之二,保留三分之一。苗木經過上述處理后可進行秋栽。
2.時間:
秋栽應選擇在11月份,苗木完全落葉后,土壤封凍之前。
3.圃地秋栽:
圃地秋栽主要目的是培育大規(guī)格苗木。種苗應選擇當年生苗。若栽植2米以上的大苗,則可按200×100厘米的行株距定點,挖穴體積應達到 40×40×40厘米,穴底施肥10厘米厚,再覆蓋5厘米左右厚的熟土后栽植。若栽植2米以下的苗,則可按80×4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后平茬時注意選擇 芽眼。要想留床培育大規(guī)格苗木,待出圃時,按“隨行去行,隔株去株,留大去小,保強去弱”的原則定苗。
4.綠化秋栽:
無論是道路綠化還是庭院孤植,都應選擇胸徑在5厘米以上的大規(guī)格苗木。為考慮綠化整體效果,選擇苗木應注意胸徑、高度以及樹干是否通直。栽植深度應比春植深5厘米至10厘米。
5.及時澆水:
無論是圃地還是綠化栽植,都應在栽植完成后及時澆水。澆水質量的好壞對苗木的成活起關鍵作用。次澆水一定要灌足澆透,澆完后應檢查苗木狀況,對根系在外、樹干傾斜的苗木及時培土扶正,而后再澆第二遍水。為使苗木安全越冬,越冬前再澆一次水。
實踐證明,秋栽不僅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而且能提高苗木的年生長量。
對于16公分法桐公司澆分方面需要了解哪些事項
小編告訴大家對于法桐澆灌方面,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樹種簡介法桐地下莖單軸散生型。竿高4~8m,稀可高達10m,徑2~5cm。新竹綠色,密被細柔毛及,一年以后竿上逐漸出現紫斑,后全部變?yōu)樽虾谏?,法桐為深紫色至紫黑色。竿環(huán)和籜環(huán)均隆起,竿環(huán)高于籜環(huán)或兩環(huán)等高,籜環(huán)下有;籜鞘紅褐色或綠紅褐色,或在上部疏生紫色細斑及硬毛;籜耳發(fā)達,深紫色,邊緣具紫黑色繸毛;法桐拱形至尖拱形,紫色,邊緣具長纖毛;籜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綠色,直立,后微皺曲或波狀不平;末級小枝具2~3葉,狹披針形。法桐適應性強,喜濕潤環(huán)境,能耐-20℃的低溫,耐蔭,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中生長良好,忌積水及鹽堿地。原產我國,廣布華北、長江流域至西南各地。
可采用16公分法桐公司、埋鞭等方法繁殖。
(1)法桐時間以早春2月和秋季小陽春時節(jié)為宜,此時氣溫與降水量較為適宜,有利于成活。法桐的方法參照的法桐方法,此處不作詳細介紹。(2)埋鞭 法桐的分布較少,法桐資源有限,常采用埋鞭繁殖。早春時選擇2~3年生壯齡法桐,要求鞭段節(jié)上側芽飽滿,根系發(fā)達健全。挖取時注意不傷法桐和側芽。將法桐截成60cm長的鞭段,注意切口平整,剔除鞭段上瘦小扁平的側芽。法桐處盡量多留宿土,以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埋鞭前,對圃地進行全墾整地,清除雜草,作15~20cm的高床,苗床上開溝,溝間距30cm。將鞭段埋入溝中,覆土5cm左右,可覆蓋塑料薄膜以提高苗床溫度,促進筍芽提早萌發(fā)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