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蠟樹的生長習性特點是什么
白蠟樹多為栽培,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甚廣。也見于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白蠟樹的生長習性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白蠟樹,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的通稱。又名梣。本屬約70種,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數(shù)向南延伸至熱帶。中國約20余種,分布遍及全國大部地區(qū)。其中水曲柳主產(chǎn)東北小興安嶺和完達山脈,向南延伸到長白山及河北的燕山山地,在小興安嶺多分布于海拔 700米以下的谷地和坡地。白蠟樹的分布北自東北地區(qū)南部,南達廣東、廣西、云南,東自江蘇、浙江、福建,西達四川、貴州,在川西可見于海拔3100米的山地。臺灣白蠟廣布于臺灣全省海拔800~2000米的河谷地帶。新疆伊犁河谷海拔400~700米分布有新疆小葉白蠟,云南東南部的巖山雜木林中分布的白槍桿為喜光植物,對霜凍較敏感。有些種類幼樹較耐蔭,如水曲柳,適溫暖濕潤氣候;有些種類能耐-40℃的嚴寒,如新疆小葉白蠟。喜深厚濕潤肥沃的土壤,不耐干旱瘠薄,常見于平原或河谷地帶。多數(shù)種類能耐輕鹽堿性土。可用種子、插條、埋條等法繁殖。作業(yè)方法因當?shù)丨h(huán)境條件及經(jīng)濟目的而異,如為生產(chǎn)萌條,多采用矮林作業(yè),用扦插繁殖;如為生產(chǎn)木材,則用種子或插條繁殖,經(jīng)營喬林;如為放養(yǎng)白蠟蟲,生產(chǎn)蟲白蠟,則以扦插繁殖為主。主要病害有煤煙病和牛蘚病;害蟲有水曲柳巢蛾、白蠟梢距甲、褐盔蠟蚧、四點象天牛、花海小蠹等。樹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樹木生長期施追肥,可以按照植株的生長勢進行。施肥量應根據(jù)樹齡、生長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狀等條件而定。一般喬木胸徑在15cm以下的,每3cm徑應施堆肥1.Okg,胸徑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徑施堆肥 1.0~2.Okg。樹木青壯年期欲擴大樹冠及觀花,應適當增加施肥量。應先挖好施肥環(huán)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高均為25—30cm。施用的肥料種類應視樹種、生長期及觀賞等不同要求而定。早期欲擴大冠幅,宜施氮肥,觀花觀果樹種應增施磷、鉀肥。注意應用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技術,并逐步推廣應用復合肥料。各類綠地常年積肥應廣開肥源,以積有機肥為主。有機肥應腐熟后施用。施肥宜在晴天;除根外施肥,肥料不得觸及樹葉。堆置有機肥使用金寶貝發(fā)酵劑可以加快有機肥的腐熟速度,提高有機肥的發(fā)酵質量。增施經(jīng)金寶貝發(fā)酵劑處理后的腐熟的有機肥,是增肥地力的基礎,因為有機肥是一種完全肥料,在大棚蔬菜生產(chǎn)中,它不僅能供給作物生育所必須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而且對農(nóng)業(yè)持續(xù)高產(chǎn),活化土壤養(yǎng)分,改良土壤都有主要作用。蟲害白蠟樹易受白蠟吉丁蟲、蚜蟲、天牛等危害。早春白蠟樹芽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續(xù)噴兩次,以殺0死越冬病菌。發(fā)病期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0%甲0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與任意1種殺0蟲劑(如20%甲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酯乳油1500倍液)混配,進行樹干涂藥,防治白蠟樹流膠病。病害白蠟流膠病危害癥狀:白蠟流膠病主要發(fā)生在樹的主干。早春樹液開始流動時,此病發(fā)生較多,表現(xiàn)為從病部流出半透明黃色樹膠。澆完返青水后流膠現(xiàn)象更為嚴重,發(fā)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后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樹膠,流出的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yōu)榧t褐色,呈膠凍狀。干燥后變?yōu)榧t褐色至茶褐色的堅硬膠塊。整平做床,做床前撒施有機肥1000kg/畝或施復合肥60~80kg/畝。樹體流膠致使樹木生長衰弱,葉片變黃,變小,嚴重時枝干或全株枯死。防治方式:(1)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疏松土壤,適時灌溉與排澇,及時澆返青水、封凍水、合理修剪,冬季防寒、夏季防日灼,樹干涂白,避免機械損傷,使樹體健壯增強抗病能力。(2)防治0病蟲害。及早防治白蠟害蟲,如白蠟吉丁蟲、蚜蟲、天牛等。早春白蠟樹萌動前噴石榴合劑,每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兩次,以殺0死越冬病菌。發(fā)病期用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或70%甲0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與任意一種殺0蟲劑,如20%滅掃利乳油1000倍液或5%乳油1500倍液混配,進行樹干涂藥,防治白蠟樹流膠病。白蠟修剪兩次春末1次秋李1次
【形態(tài)】常綠白蠟。老莖褐色,眵有縱條紋,刂枝光滑,綠色。單葉對生,葉橢園形或卵形,基部楔形,葉緣具鈍齒,長3~5厘米,厚革質,葉面濃綠,葉中心員黃斑。小型聚傘花序生于葉腋,初夏開花。蒴果開裂后露出具紅色假種皮的種子,7~8月果熟。白蠟樹的樹皮在中藥中稱作“秦皮”,“秦皮”的功效有消0炎、清熱等。園藝栽培還有大葉黃楊、金邊黃楊、銀邊黃楊等品種。
【習性】原產(chǎn)日本和我國中部。喜光、稍耐萌,較耐寒,北方地區(qū)需盆栽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以扦插為主。5~6月和9~10月扦0插成活率0高。采一年生枝,剪成10厘米的插穗,保留頂端節(jié)部的2枚葉片,可露地插也可盆插0,插后遮蔭并噴水保濕,30天可生根,50天左右可上。
【栽培】地栽要在白蠟栽稙穴內施足基肥。盆栽宜用大盆,用腐葉加園土作培養(yǎng)土,上盆時施入基肥。生長李節(jié)保持盆土濕潤,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夏李要適當酸蔭。每月追施1次液肥。南方可在露地越冬,北方入室越冬,室溫不低于0C即可。
每兩年換1次盆。每年白蠟修剪兩次,春末1次,秋李1次。多白蠟修剪成球形。
【用途】可作庭院綠籬,也可單株白蠟修剪成球。盆栽可放于門廳兩側,也可用于布置會場。木材細致,可用來制作工藝品。
白蠟的用途_白蠟幼苗撫育_
白蠟是一種藥材性植物,具有止血,生0肌,定痛。治金瘡出血,尿血、下血,瘡瘍久潰不斂,等作用。白蠟http://www.001miaomu.com/,在春季萌芽前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截成16-20cm小段,白蠟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開溝,深12-15cm,每隔6-10cm扦插1根,插條的頂芽露出床面,壓實土壤。插后經(jīng)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并及時抹去下部的幼芽,保證頂芽正常生長,一年生苗高可達40-50cm.苗高80-100cm左右,即可移栽造林。白蠟幼苗撫育白蠟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灌溉排水根據(jù)苗木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確定灌溉時間和數(shù)量。在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經(jīng)常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多,次數(shù)要少,每2~3d灌溉1次,每次要澆透澆足。灌溉時間宜在早晚進行。秋季多雨時要及時排水。松土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拔除雜草,除草0好在雨后或灌溉后進行,苗木進入生長盛期應進行松土,初期宜淺,后期稍深,以不傷苗木根系為準。苗木硬化期,為促進苗木木質化,應停止松土除草。追肥苗木施肥應以基肥為主,但其營養(yǎng)不一定能滿足苗木生長的需要,為使苗木速生粗壯,在苗木生長旺盛期應施化肥加以補充。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方地區(qū)應以早春地解凍后立即進行白蠟移植最為適宜。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鉀肥或幾種肥料配合使用,生長后期應停施氮肥,多施鉀肥,追肥應以速0效性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為主,少量多次。白蠟移植后苗木的撫育管理
白蠟移植階段苗木已基本上達到綠化用苗的規(guī)格要求,白蠟培育的目標主要是使苗木具有密集的根系和一定的干型和冠型的無病蟲害的健壯的苗木。因此撫育管理工作的重點是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和白蠟修剪。
一、病蟲害防治。0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認真搞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以白蠟培育、健康的城市綠化用苗。
①認真做好土壤和種苗消毒工作,種苗要經(jīng)檢疫才能用。②加強田間管理,減少病蟲害的滋生條件,使苗木健壯白蠟生長,增強抗性。③合理密植,適當疏剪,改善通透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④發(fā)生病蟲害應及時防治。
二、整0形白蠟修剪。
整0形白蠟修剪的要求。城市綠化苗木的整0形白蠟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做到因樹造型,使冠/高比例適當,主側枝分布勻稱,樹干完整,樹冠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