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換熱器與殼管式換熱器比較
1)傳熱系數高。由于不同的波紋板相互倒置,構成復雜流道,使流體在波紋板間流道內呈旋轉三維流動,能在較低的雷諾效(~般Re=50~200)下產生紊流,所以傳熱系數高,一般認為是殼管式的3~5倍。
(2)對數平均溫差大,末端溫差小。在殼管式換熱器中,兩種流體分別在殼程和管程內流動,總體上是錯流流動,對數平均溫差修正系數小而板式換熱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動方式,其修正系數通常在0.95左右。
此外,冷、熱液體在板式換熱器內的流動平行于換熱面.無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換熱器的末端溫差小,對水一水換熱可低于1℃,而殼管式換熱器一般為5℃。
(3)占地面積小。板式換熱器結構緊湊,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為殼管式的2—5倍,也不象殼管式那樣要預留抽出管柬的檢修場地,因此實現同樣的換熱量,扳式換熱器占地面積約為殼管式換熱器的1/5—1/10。
(4)容易改變換熱面積或流程組合。只要增加或減少幾張板片,即可達到增加或減少換熱面積的目的;改變板片排列或更換幾張板片,即可達到所要求的流程組合,適應新的換熱工況,而殼管式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幾乎不可能增減。
板式換熱器的優(yōu)點
板式換熱器的特點與別的換熱器相比顯而易見:板式換熱器傳熱系數高,占地面積小,結構緊湊,易維護。在傳熱量相等的條件下,所占空間僅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2~1/3。并且不像管殼式換熱器那樣需要預留出很大的空間用來拉出管束檢修。板式換熱器是一種結構緊湊、的換熱機器設備,它具備換熱(其導熱系數比管式換熱器高3~5倍)、占地小(為管式換熱器的1/3)、使用期長、小投資、便于水垢清洗、靠譜經久耐用等特性。而板式換熱器只需要松開夾緊螺桿,即可在原空間范圍內地接觸到換熱板的表面,拆裝方便,便于清洗。體積小重量輕,在狹小的空間易安裝。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板式換熱器較之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很多優(yōu)點。另外板式換熱器還有如下優(yōu)點。
板式換熱機組內部控件自控閥應該怎么去選擇
其實板式換熱機組在工作時,用戶不單單需要注意其換熱板的大小,換熱板傳熱的面積實際上對自控閥也有著比較大標準需要。在作自控閥選購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相對的處理,因為只有做了比較的計算厚才可以做更加的選擇。
板式換熱機組和別的設備不一樣的一點是其不是標準化進行制作的,也就是說各個生產廠家的模具都是自己設計開發(fā)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污漬一般是由顆粒物細微的鉆井泥漿、灰塵、不可溶鹽類的泥狀物質、膠狀物金屬硫化物、臟物碎渣、浸蝕物質、油漬、非常是菌藻的以及黏性分必物等構成,這類垢容積很大、色澤松散稀軟,容易消除。所以一個傳熱系統(tǒng)的換熱器面積大小可能會由于不一樣的生產商而產生波動,關于這個廠家都會在說明書里做好標注,不然的話用戶在板式換熱機組面積不變的條件之下替換機器生產廠家,有可能就會有著比較不一樣的后果。
經過提高換熱板多少來減小壓損,還能夠在換熱板多少不改變的前提之下經過更改換熱板的組合也能減小壓損,計算結果要和實際很相近才可以確保,在自控標準很高的傳熱系統(tǒng)里面,可以為了正確選購板式換熱機組的自控閥增強比較的參數。
板式換熱器使用的時間久了之后多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近期有用戶反映在使用板式換熱器的時候遇到設備外漏的情況,接下來來我們介紹下板式換熱器出現外漏的原因及解決設備外漏的辦法有哪些?
1、在沒有壓力的狀態(tài)下我們需要對板式換熱器進行重新的把尺寸調整到均勻的狀態(tài),大家一定要按照廠家提供的尺寸進行調整哦。
板式換熱器
2、對板式換熱出現外漏的地方做上標記之后對設備的整體進行檢修特別是設備的墊片之類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很有可能是導致外漏現象的關鍵點。
3、把板式換熱器進行拆卸開之后如果發(fā)現是板片變形導致的外漏如果是的話及時的進行更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