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消毒與滅菌概念有嚴格的區(qū)別
消毒與滅菌概念:消毒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根據(jù)有無已知的源可分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據(jù)消毒的時間可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滅菌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經(jīng)過滅菌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用于需進入人體內(nèi)部,包括進入血液、組織、體腔的器材,如手術(shù)器械、具、一切置入體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無菌。實際上“滅菌”和“消毒”的概念有嚴格的區(qū)別。消毒是消滅一切致病微生物,而滅菌是滅死的是細菌、真菌等,對病毒沒有消滅作用;能消毒的一般就能滅菌,而能滅菌的卻不一定能消毒。消毒與滅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滅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卻不能代替滅菌。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胞。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于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滅菌力強的是波長為2540?的紫外線。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nèi)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jīng)肥皂水洗凈后再經(jīng)清水洗凈后擦干后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術(shù)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chǎn)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于化學滅菌法??捎糜谄骶?、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氯維是一種含氯消毒制劑,有效氯含量在50-80ppm之間(日本厚生勞動省法規(guī)和美國FDA明確規(guī)定,人體長期使用的有效氯含量不能高于80ppm)。
5、消毒:3%用于清洗皮膚及傷口。
6、碘伏溶液:主要用于皮膚及小傷口等消毒。
7、84消毒液:是一種以次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于各種物體表面和環(huán)境等的消毒,不能用于皮膚。
常見消毒方法:加熱或高溫進行消毒
常見消毒方法:加熱或高溫進行消毒
家中暫時沒有消毒液的話,可以使用高溫對物品進行消毒。眾所周知,56度30分鐘的加熱能使新冠病毒。所以可以通過高溫進行消毒,家中的碗筷等物品直接在沸水中蒸煮即可消毒。
新冠病毒屬于RNA病毒不耐高溫,經(jīng)過短時間的高溫其結(jié)構(gòu)即被破壞,達到消毒效果。常用的一次性,在輕度使用的情況下,仍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消毒后使用:
1.沸水蒸煮消毒;
2.低濃度酒精噴霧或蒸汽消毒;
3.對外露面高溫加熱消毒;以上消毒方法不會引起熔噴無紡布纖維破損或斷裂,不影響二次使用。
而所謂的靜電吸附作用,只有使用過駐極處理的熔噴布才有此功能。同時,僅有距離在0.5-1微米以內(nèi)的飛沫、粉塵,熔噴布表面的靜電才會有吸附效果。
所以對于平常只出門取快遞、丟個垃圾等情況,建議將口罩通風晾曬后重復使用,保險起見,使用酒精噴霧處理一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