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叢生,1-4米高。小枝淺灰色棕色,疏生毛,后來無,小枝密被短柔毛。6月底,以氮磷肥為主的復合肥結合灌溉分兩次施用,施肥量為75-195kg/hm2。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10-15厘米,基部有11-25個小葉和線形托葉;葉柄長1-2厘米;小葉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4厘米,寬0.6-2.0厘米,先端圓形,銳尖或稍凹,具短而彎曲的穗狀花序,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部或疏生毛,下部被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點。紫穗槐,豆科落葉灌木,1-4米高。枝棕色,具柔毛,后來無,葉互生,基部具線形托葉,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花具短莖;花萼疏生毛或很少;旗心型,紫色。莢果下垂,稍彎曲,頂端小,呈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體斑點。
一般來說,紫穗槐可以通過播種量為5-10g/m2的種子繁殖。紫穗槐具有很強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抗鹽堿的能力,因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貧瘠的山坡上、公路旁和河岸,如郁秀湖和汾河。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將種子與混合物混合,每天換水,兩天后取出種子,將種子播種在準備好的苗床中,用無紡布覆蓋苗床,并保持濕潤直至發(fā)芽。園林用途:主要適用于道路、鐵路兩側(cè)、荒山、沙漠、洼地、退耕還林經(jīng)濟作物。根系發(fā)達,生命力強。這是一種特別選擇的植物,以防止沙塵暴和穩(wěn)定土壤和水。它廣泛應用于黃河和長江流域。紫穗槐抗風能力強,生長快,生長期長,枝葉茂密,是防風帶密植結構的樹種。
紫穗樹種植坑應挖大,直徑比樹的根寬大三分之一,坑內(nèi)的雜草、石塊和其他雜物應清除,以利于樹木的生根和生長。植物間距應根據(jù)森林的用途確定。植株高1-4米,小枝灰棕色,帶有凸起的銹色皮孔,小枝密被短柔毛。如防護林帶為2m× 2m,其他視情況而定。植物間距應該是直的和對稱的,以減少誤差。樹木必須上下垂直,不得歪斜;種植裸根苗時,土壤埋深到一定深度后,輕輕向上提苗,邊埋邊提2-3次,直至苗深合適,然后壓實坑土并澆水;當用土球植樹時,有必要測量坑的深度是否與土球的高度一致。回填土應隨填隨壓實,但土球不得被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