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初穿者調試假肢時需要注意什么?
初穿者調試假肢時尤其要注意以下4點:
1、 站立時,身體需保持挺直:如腰背挺直、膝蓋繃直,保證身體無前傾或后倒的感覺。
2、 身體承重點應均勻分布:此項主要從接受腔穿戴效果判斷,假肢穿戴完成后,應自我判斷膝蓋四周的接收腔口處的痛感是否均勻分布,如果不均勻,需咨詢一下專業(yè)的假肢技師。
3、 鞋子的挑選。新鞋子的高度盡量和在假肢裝配時調試的高度相同,如果鞋跟太低,不僅會出現身體后仰的感覺,還會導致膝蓋在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過度用力,從而引起疼痛。此時可以將鞋跟加高,材料可用膠水粘緊固定。如果鞋跟過低,身體會習慣性的向前傾,將會導致膝蓋站不直,此時可以考慮換一些鞋跟低的鞋子。另外,買鞋子時需要買大一號,方便穿脫;同時,因為假肢的受力點在鞋底,所以買的鞋子底部需要結實耐磨。
大腿假肢接受腔介紹:
雙層接受腔也稱雙面UDS接受腔。內層柔性接受腔采用柔性的熱塑材料通過熱塑成型技術制作而成,其外層再套上PP的硬支撐框架,形成一體。柔性的接受腔起包容殘肢及懸吊的作用,接受腔壁也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殘肢肌肉用力收縮時,在保持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接受腔通過彈性變形給肌肉一定的活動空間。人穿著假肢時,有良好的“自然”感覺。
坐鈷包容式接受腔,接受腔受到合力的作用點趨近于髖關節(jié)中心,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生理狀態(tài)。所以這種接受腔穿戴更為舒適,比較容易控制假肢; 穿帶接受腔坐姿美觀舒適且不易磨損衣物; CAT/CAM承重方式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股骨承重量。
全接觸接受腔具有以下優(yōu)點:人有觸地的感覺;促進殖端血液循環(huán);避免皮膚變色和過度角化;減輕、改善幻肢痛;將力量分配到整個殘肢表面,避免局部壓力過大的情況發(fā)生。
?矯形器的功能指導訓練
( 1 )教會人如何穿脫矯形器。
(2)矯形器使用訓練:向人和家屬講解矯形器的使用方法和穿戴時間,指導人正確有效地使用矯形器,進行相應功能的訓練。
1)上肢矯形器的訓練:使用護肩、手功能矯形器、肢套或腕手伸展矯形器,教會人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
2)下肢矯形器的訓練
A.使用踝足矯形器,進行保持身體平衡、站行走等訓練。
B.穿戴單側矯形器者先邁健肢,后邁患肢;穿戴雙側矯形器者,手扶平行杠站立,待其掌握站立平衡后,再讓人在平行杠內行走。
3)脊柱矯形器的訓練:固定和保護脊柱,矯正脊柱的異常力學關系,穿戴合適,指導穿上矯形器進行一些功能活動。
下肢矯形器的使用與訓練:
矯形器是指裝配于人體四肢、軀干等部位的體外器具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預防或矯正四肢、軀干的畸形或治了骨關節(jié)及神經肌肉疾病并補償其功能。
下肢矯形器 主要作用是支撐體重,輔助或替代肢體功能,限制下肢關節(jié)不必要的活動,保持下肢穩(wěn)定,改善站立和步行時姿態(tài),預防和矯正畸形。選用下肢矯形器必須注意穿戴后對肢體沒有明顯的壓迫,如用KAFO屈膝90°時不能壓迫腘窩,內側會陰處無壓迫;對下肢有水腫的患者矯形器不宜緊貼皮膚。
基本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穩(wěn)定與支持:通過限制肢體或軀干的異常運動來保持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恢復承重或運動能力。
(2)固定與矯正:對已出現畸形的肢體或軀干,通過固定病變部位來矯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3)保護與免負荷:通過固定病變的肢體或關節(jié),限制其異?;顒?,保持肢體、關節(jié)的正常對線關系,對下肢承重關節(jié)可以減輕或免除長軸承重。
(4)代償與助動:通過某些裝置如橡皮筋、彈簧等來提供動力或儲能,代償已經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對肌力較弱部分給予一定的助力來輔助肢體活動或使癱瘓的肢體產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