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測定苦草生物量時,從每個模型中都打撈出不少掉落的苦草葉,也計算在終的苦草生物量中。由于實驗時間有限,這些落葉對實驗模型的影響未得到探究。根據(jù)經(jīng)驗與生物理論,隨著苦草生長時間的延長水體中沉降的落葉將增多,水體底部基質(zhì)中的分解者分解落葉后將會把已固定的磷元素重新釋放到水環(huán)境中,水體中磷濃度將回升,這意味著藻類的營養(yǎng)源將一定程度地恢復。在修復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工程中,研究人員應重視這一不穩(wěn)定性,及時收割、打撈沉水植物,維護沉水植物的生態(tài)功效。
許多水生植物種植后大面積,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就是水位問題。
種植施工作業(yè)時,由于項目尚未竣工、水體沒有完全蓄水或在春天枯水期水位偏低。施工人員通常認為水生植物不能離開水,水深一點淺一點無所謂,常把水生植物種植在設(shè)計等深線以下或等高線以上。
到了蓄水時或者水位漲到常水位,由于種的太深,挺水植物被“淹死”,浮葉植物葉子浮不出水面被“悶死”,沉水植物因水深光照過弱而“餓死”;或由于種的離常水位線高出許多,挺水植物被“旱死”常水位線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線,在實際施工作業(yè)時對常水位線要給與足夠的重視。
提起苦草,大概沒幾個人知道。雖然它千百年來就沉靜地生長在我們身邊的水域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但是,你一定見過它的模樣,在大型的魚缸里,苦草,是魚兒的森林,魚兒如音符般在翠綠的葉子間游弋穿梭。擁有半透明的綠葉,長帶狀、有點像韭菜葉子一樣在水里搖曳生姿的植物,就是苦草。
就是這種低調(diào)、鮮為人知的植物,卻擁有世間傳奇的“愛情”。
苦草的長法有點像麥苗剛剛起身的樣子,四五片葉子直接長在一撮須根上,這點,不像韭菜,還有一根主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