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溶肥不僅有利于節(jié)水,還體現了精準施肥和水肥一體化的理念,對水溶肥市場是一個巨大的發(fā)展契機。
水溶肥不僅在節(jié)水方面表現突出,還具有節(jié)省人工、減少營養(yǎng)元素流失等多方優(yōu)勢。同時,水肥一體化與作物的需肥規(guī)律相配套,在作物需肥的關鍵時期提供營養(yǎng),符合一次性施肥的理念。水溶肥在成為化肥行業(yè)新寵兒,綻放出耀眼光芒的同時,仍存在廣闊的研發(fā)空間。
由于高產品種的應用而產生進口水溶肥的微量元素缺乏
吉林等省推廣玉米高產良種,因而普遍出現“花白蕾”等缺鋅癥。湖北等省1960年代末應用甘蘭型高產油菜品種取代本地白菜型油菜品種時,部分地區(qū)出現“花而不實”的油菜缺硼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高產新品種不斷問世,這些高產作物,從土壤中吸收微量元素成比例增加,若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無法滿足高產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高產作物品種施用再多的大量元素肥料,也無法達到高產目的。
必須營養(yǎng)元素的拮抗作用
農作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處于土壤的復雜體系中,各元素之間既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土壤中富含磷或大量施用磷肥,往往會導致或加重農作物缺鋅現象,而磷與鎂之間又存在相互促進作用,兩種元素同時施用的效果,大于分別施用的效果。同樣的,氮肥的量多就會影響鉀肥的吸收,此時植株只進行營養(yǎng)生長,不進行生殖生長,所結出果實停止生長。當鉀肥過多時就會拮抗硼、鎂、鈣的吸收。因此,為了提高肥料的效率,單一化肥的用量應減少,含多種元素的復合肥應增加多。只有根據不同的農作物,不同的土壤,科學施肥,才可達到經濟有效的補充微量元素的目的。
水溶肥料的定義:傳統(tǒng)的水溶肥料概念是指溶于水、采用傳統(tǒng)施肥方法或稀釋后通過葉面施肥、無土栽培、浸種蘸根、滴噴灌等用途的液體或固體肥料。這類肥料包括傳統(tǒng)上的水溶性大量元素單質肥料(如尿素或氯鉀)或者復合肥料(如硝鉀或磷酸二銨)、中微量元素(螯合或者非螯合)水溶肥料。從不同有機組分來看還包括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等。由于過去沒有過分強調這些水溶肥料的施用方式,因此沒有對水不溶物和養(yǎng)分含量做出嚴格的規(guī)定。針對灌溉施肥的產品,養(yǎng)分組成應以大量元素為主,在低溫條件下也需要有良好的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