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詳細介紹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是運用搭配的核苷酸提取實驗試劑來自動進行樣版核苷酸的提取工作中的儀器設備,核酸提取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大中型的自動化的,一般稱之為自動液態(tài)工作站;另一類是中小型自動核酸提取儀,利用封裝好的配套設施實驗試劑自動進行提取提純全過程。大中型自動液態(tài)工作站由于機器設備成本費昂貴,運作成本增加,合適一次提取好幾千個同一類型標本采集,因此 真真正正獲得使用的非常少;而中小型自動化的儀器設備,由于實驗儀器和運作低成本,實際操作便捷獲得很多的運用。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分類
根據儀器型號大小不同劃分
1) 自動液體工作站
自動液體工作站是功能非常強大的設備,液體分液、吸液等自動完成,甚至能通過整合擴增、檢測等功能,實現(xiàn)標本提取、擴增、檢測全自動化。提取核酸只是其功能的一個應用,不太適合常規(guī)實驗室提取核酸,一般都應用在單一類標本并且一次提取標本量非常大(至少96個,一般幾百個)的實驗需求上。自動工作站的平臺建立及平臺的運作,需要比較大的資金。
2) 小型自動核酸提取儀
小型的自動化儀器是通過運行結構的特殊性來達到自動提取核酸的目的,可以在任何實驗室得到應用。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類型介紹
磁珠法自動核酸提取儀又分為磁棒法和抽吸法
先說抽吸法:顧名思義,抽吸法就是通過自動移液裝置來進行,通過自動移液裝置來加入裂解液、磁珠吸附;抽走裂解液,加入漂洗液,磁珠吸附,抽走漂洗液,加入洗脫緩沖液。從步驟上好像沒什么問題,但是抽吸法的問題在于,為了在去除廢液的時候不抽走磁珠,移液器不能靠磁珠太近,以防磁珠連同廢液被抽掉,這樣每一次抽廢液的時候總有一小部分不能完全的抽走,特別是磁鐵在底部的裝置,因為磁珠被磁鐵吸附在底部,所以移液器不能靠底部太近,這樣漂洗液就不能完全去除,殘留的漂洗液中的鹽和乙醇會影響后面的洗脫效率和PCR成功率;磁鐵在側面的裝置殘留的液體會少些,但是洗脫的效率也不好,依靠DNA自行溶解到洗脫緩沖液中,除非等上半小時以上,所以有些96自動核酸提取工作站,提取一輪的時間需要150分鐘,32磁棒法的同樣的時間可以提5輪了。
再說磁棒法核酸提取儀:通量通常有8、16、32、96通道,相對于抽吸法,磁棒法的優(yōu)點是每一步的液體不殘留,因為磁棒只帶走磁珠,轉移到下一個步驟相應的反應孔中,另外選擇磁棒法的提取儀器盡量要功能更齊全的,比如可以加熱,每個加熱槽獨立溫控,這樣可以設置加熱、裂解、洗脫的不同溫度,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帶動磁棒的電機要能帶動磁棒進行液體的快速混勻和攪拌,這樣才有利于自動化和有助于裂解和漂洗。磁棒法的通量選擇盡量是32通道,96通道的看似通量更高,但是有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96個磁力棒在從一個板轉移至另外一個板的時候,磁力棒上面的液體中途滴下來怎么辦,它會滴到別的孔中造成污染,而32通道的磁力棒運行軌跡不經過其他樣本的上空,這樣不會交叉污染。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的作用
伴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性的快速發(fā)展趨勢,以核酸混種雜交、核酸增加及核酸編碼序列剖析等為代表的分子診斷和檢測設備的關鍵功效日益突顯。試品前解決所耗費的時間段占全部解析流程的60%,而檢驗偏差的90%發(fā)生在前解決行業(yè)。核酸獲取做為分子診斷試驗重要的一步,其得到的核酸品質好壞立即危害到中下游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成功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