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目前,幾乎所有建筑的供電或電訊布線均采用塑膠管路布線,即按設計要求在建筑物體內(nèi)預先埋設塑膠管路,然后將導線穿置在預埋塑膠管路內(nèi)。在塑膠管路內(nèi)穿置導線作業(yè)尚無專用工具,通常是將需穿置導線鉤掛在一根長鐵絲端,由鐵絲將鉤掛在其尾端的導線牽引穿入塑膠管。由于鐵絲較硬,柔性和恢復性較差,穿管時若遇塑膠管路有連接不平正或彎曲時,不能隨管內(nèi)通道變化而自動調(diào)整,易受阻,造成穿線失敗,從而影響施工效率。并嚴格按測量放線位置正確安裝,保證焊接牢固,支撐穩(wěn)固,不變形和不位移。用后鐵絲容易打絞,無法繼續(xù)使用。
在鋼絲頭做彎頭的好處有兩個,一是防止以后鋼絲滑進管里面不好施工,另一個方面就是方面穿線的時候鋼絲和電線頭的對接。常見的施工方法就是把要穿的電線頭纏繞固定在一個彎頭上,然后從另一個彎頭使勁拉,把電線通過鋼絲繩拉過去,從而完成穿線的工作。在塑膠管路內(nèi)穿置導線作業(yè)尚無專用工具,通常是將需穿置導線鉤掛在一根長鐵絲端,由鐵絲將鉤掛在其尾端的導線牽引穿入塑膠管。雖然這樣施工也能完成穿線,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一方面就是鋼絲繩比較細,使勁拉的過程中不好受力也容易變形,另一方面就是鋼絲比較硬,彈性度不夠,遇到拐角的地方容易卡住,給穿線帶來困難。
穿帶線
穿帶線的目的是檢查管路是否暢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 帶線一般均采用細鋼絲,先將鋼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將帶線穿入管路內(nèi)。穿帶線受阻時,應用兩根鋼絲在管路兩端同時攪動,使兩根鐵絲的端頭互相鉤絞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
穿導線
首先確定導管內(nèi)的導線根數(shù)和顏色,然后將導線前端的絕緣層削去,然后將線芯直接插入帶線的盤圈內(nèi)并折回壓實,綁扎牢固,使綁扎處形成一個平滑的錐形過渡部位。 兩人穿線時,應配合協(xié)調(diào),一拉一送。
穿帶線:穿帶線的目的是檢查管路是否暢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質(zhì)量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圖要求。帶線采用φ2mm的鋼絲,先將鋼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利用穿線器將帶線穿入管路內(nèi),在管路的兩端應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較長或轉(zhuǎn)彎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帶線一并穿好)。導線連接時,必須先削掉絕緣去掉導線表面氧化膜,再進行連接、加錫焊、包纏絕緣。當穿帶線受阻時,可用兩根鋼絲分別穿入管路的兩端,同時攪動,使兩根鋼絲的端頭互相鉤絞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