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開光純銅麒麟
中國舊時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征,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之本,見載于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受阻于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公交于男主人公一只玉麒麟,發(fā)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fēng)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只麒麟交于你,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lián)“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rèn)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yīng)吉夢相追隨??鬃俞屖嫌H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焙鷺惆病吨腥A全國風(fēng)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jì)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來。”原注:“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謂之麒麟。按麒麟屬于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