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使用時,每往鑼里倒面糊前要先在鑼中抹一層食油,用完之后,將鑼洗凈涼干,再給鑼里均勻地抹一層油,以防生銹。一般家里都會準備兩個以上的涼皮鑼,在做涼皮時可以倒換著用。面筋涼皮主要出自關中一帶,西安城里的人家也多有自做者。首先是洗面筋,先和好面,餳上一段時間,大約有半個小時就差不多了,然后將面團放在水里洗,洗面筋時要輕拍面團,切不可去搓揉。
陜西涼皮是街的“”,只有濃郁的芝麻醬配合的辣椒油,吃在嘴里才不會覺得那么突兀,反而十分好吃。至于涼皮中添加香菜的,完全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交流,直接滅掉算了。正宗的陜西涼皮自然要從陜西戶縣邊兒上的秦鎮(zhèn)說起。據(jù)說秦始皇在位的時候,陜西關中大旱,秦鎮(zhèn)老百姓種出的稻穗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于是為了合理,有一個名叫李十二的人,用這種干巴巴的米碾成米面,蒸好后進貢給秦始皇,秦始皇吃了以后連聲叫好,于是天天吃,天天吃,后來就死了—后來免了秦鎮(zhèn)老百姓的稅。
除了辣子油外,醋也是涼皮的。熬醋的核心在于去掉醋本身的澀味,有些店還會在醋里加入一些香料,具體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各家熬醋的方子都是。前面說的“胖子涼皮”家的醋就,至少我的朋友趙每次去都讓老板的加醋,后來老板干脆每次都單獨盛一碗醋讓他喝。其實在我看來,有了油潑辣子、醋,到底我們吃涼皮還是吃涼粉的區(qū)別已經(jīng)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