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材料特性:非常高的強度、重量比優(yōu)良的抗腐蝕性、難以進行冷加工、良好的可焊接性、大約比鋼輕40%,比鋁重60%、低導電性、低熱脹率、高熔點。
典型用途: 高爾夫球桿、網(wǎng)球拍、便攜式電腦、照相機、行李箱、手術植入物、飛行器骨架、化學用具以及海事裝備等。另外,鈦也被用作紙張、繪畫以及塑料等所需的白色顏料。
利用現(xiàn)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zhì),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yōu)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
表面處理的作用:提高表面耐蝕性和耐磨性,減緩、消除和修復材料表面的變化及損傷;使普通材料獲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節(jié)約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環(huán)境。
電鍍是一種電化學和氧化還原的過程。以鍍鎳為例:將金屬制件浸在金屬鹽(NiSO4)的溶液中作為陰極,金屬鎳板作為陽極,接通直流電源后再制件上就會沉積出金屬鍍鎳層。
電鍍方法分為普通電鍍和特種電鍍。
氣相沉積
化學氣相沉積(CVD)
化學氣相沉積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混合氣體與基體表面相互作用而在基體表面形成金屬或化合物薄膜的方法。
由于化學氣相沉積膜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及電學、光學等特殊性能,已被廣泛用于機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煤化工等工業(yè)領域。
氧 化
金屬中的氧化多為陽極氧化。為了克服鋁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損性等方面的缺陷,擴大應用范圍,延長使用壽命,表面處理技術成為鋁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而陽極氧化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且最成功的。比如:鋁及其合金在相應的電解液和特定的工藝條件下,由于外加電流的作用下,在鋁制品(陽極)上形成一層氧化膜的過程。
除陽極氧化外,還有一種化學氧化,無需通電,只需在浸泡,是一種純化學反應?;瘜W氧化后的金屬耐磨性沒有陽極氧化好,但是導電性能較好。
除以上幾種常見的基礎金屬處理工藝外,還有一系列根據(jù)產(chǎn)品需求來做處理的工藝,如:金屬表面著色、烤漆等。不同的技術對金屬的性能改變各有不同,但最終都是使五金配件更為和耐用。
80 年代又開發(fā)了磷酸鋯和磷酸鈦配方,被廣泛應用于易拉罐表面鈍化。其無鉻鈍化產(chǎn)品Alodine(阿洛丁)5200 的處理時間為5 ~ 120 s,溫度20 ~ 30 °C,處理液pH 為3.0 ~ 3.6,所獲得的涂層由30% ~ 40%的鋯(鈦)鹽、25% ~ 35%的鋁的氧化物、5% ~ 15%的鋁的氟化物和2% ~ 30%的有機聚合物組成。其特點是:無重金屬,降低了污水處理的成本,減少了重金屬對環(huán)境的污染,改善了操作工人的作業(yè)環(huán)境;基于鋯鹽和鈦鹽以及聚合物等,取代了重金屬鈍化膜;室溫處理,節(jié)約能源;鈍化時間短,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既可用于噴淋也可用于浸漬;為有機涂層提供了的基底。
鋯鈦體系目前在鋁罐、室內(nèi)散熱器和鋁輪轂等方面已獲得了應用,但其耐蝕性能仍低于鉻酸鹽膜,而且經(jīng)此工藝處理后的轉(zhuǎn)化膜沒有顏色,給工業(yè)生產(chǎn)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而在高耐候性和高耐蝕性要求的產(chǎn)品上還很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