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
蘭花三七(拉丁學(xué)名: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藥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diǎn),且四季常青佳,夏季開出一串串翠藍(lán)的花
景觀效果甚佳蘭花三七的名字主要來源是因?yàn)樗母肯袢撸~片長得像蘭花而得名。它具有忍耐一定的寒冷、陰涼和抗?jié)车奶攸c(diǎn),并且一年四季它的葉片都是綠色的。而麥冬的根比較粗壯,它的葉子比較長,會開出淡紫色的小花來。
養(yǎng)殖過蘭花的人多少回有人聽說過一句話叫:八分干、二分濕!蘭花的花期以及葉芽期我們需要少澆水。雨季水多,尤其是梅雨時節(jié),我們將蘭花放在室內(nèi)養(yǎng)護(hù),避免水澇危害。夏季高溫炎熱,水分蒸發(fā)很快,我們一般需要早晚各澆水一次。干旱嚴(yán)重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進(jìn)行葉面噴霧。中午的時候不要澆水和噴霧。冬季的時候我們澆水一定要少,但是每當(dāng)泥土快干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澆水。
蘭花三七是一種比較新奇的品種,知道蘭花三七這個品種的朋友是比較的少的,這是一種外形和蘭花非常相似的花朵,但是蘭花三七并不是蘭花的一種,而是百合的一種。這種植物的抗旱能力很好,所以很適合在一些土質(zhì)不佳的地方種植,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塊根,別名田七、田三七、參七、參三七、金不換、滇七等。

藝蘭發(fā)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lán)本,分三卷對當(dāng)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并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并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yán)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yīng)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臺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