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02間苗宜早不宜遲,具體時間、方法因樹種、地區(qū)和苗圃規(guī)模而異。
苗木比較規(guī)整的苗圃一般是按照“隔一行去一行,隔一株去一株”的原則,如果這種方法用過之后,苗木仍很密集,則可采取隔一行去兩行,隔一株去兩株的方法。
苗木亂且規(guī)格不一的苗圃可以采取劃線、標記,去小留大的方法,留出一致的行間距、株間距、人工作業(yè)空間。不過,間苗主要根據(jù)幼苗密度、幼苗生長速度而定。
03針葉樹種幼苗適于較密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間苗時間可以比闊葉樹種晚些。
在幼苗期,對種植過密且生長快的樹種如落葉松、杉木等可開始間苗。這類樹種的定苗期可在幼苗期的末期或速生初期。生長緩慢的針葉樹種可存速生期的初期定苗。但在高溫危害較重的地區(qū)宜在高溫期過后定苗。
河南苗木。耐旱、耐淹力分級情況來看,可概括出樹木的幾個特征:
① 河南苗木。對闊葉樹而言,一般情況是耐淹力強的(1-2級)樹種,其耐旱力也體現(xiàn)得很強(1~2級),例如柳類、桑、柘、榔榆、梨類、紫穗槐、紫藤、夾竹桃、烏桕、楝、地蠟、雪柳、檉柳、山胡椒等。
②河南苗木。深根性樹種大多較耐旱(1-2級),如松類、櫟類、樟樹、臭椿、烏桕、構樹等,但檫木為一破例。淺根性樹種大多不耐旱(3 -5級),如杉木、柳杉、刺槐等。
③河南苗木。樹種的耐力與其原產地生境條件有關。
④河南苗木。在針葉樹類(包含銀杏)中,其天然分布較廣及歸于大科、大屬的樹木比較耐旱,如多種松科、柏科的樹種。反之,天然分布較狹及歸于小科、小屬,如僅為一科一屬一種或僅有幾種者,其耐旱力多較弱,如銀杏科、三尖杉科(粗榧科)、紅豆杉科(紫杉科)及杉科等。在闊葉樹類中,也有上述趨勢,但非必定。育苗樹種還需良種化樹種良種化或改良化,是一個比較老的命題,從事林木種苗的工作者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在追求這一目標,然而現(xiàn)有的樹種真正有良種材料的不太多。在耐水力方面,不管針葉樹或闊葉樹,其為常綠者常不如落葉者耐澇,而松科、木蘭科、du仲科、無患子科、梧桐科、錦葵科、豆科(紫穗槐、紫藤等破例)、薔薇科(梨屬破例)等大多是耐淹性較差(3 -5級)。
⑤河南苗木。就某個詳細樹種而言,其分布區(qū)域廣大者,常具有較強的耐性。
冬季移栽,是續(xù)秋栽后長江以南地區(qū)較為常見的栽植時期。有一句話說的好“春栽害場病,夏栽無保證,秋栽做場夢。”其實這里的秋栽一般指的就是樹木落葉后至初冬季節(jié)。而南方地區(qū)由于冬季的溫度雖然較其他季節(jié)溫度低,但一般在零度左右徘徊,對樹木的移栽沒有大的影響,反而此時栽植成活率比較高。對香樟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褐變、繼代周期偏長、出現(xiàn)斷莖等間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此時移栽雖然成活率高,如不做好起苗、運輸、栽植和栽后管理,對成活率的影響還是蠻大的。那么對于苗木的冬季移栽,采取哪些措施會使苗木栽植成活率更高呢?
起苗前一周左右灌透水
在苗木起苗前一周左右,給苗木澆一次透水,以免移栽是苗木脫水,影響移栽成活率。起苗前,要給苗木噴一次防凍劑和“陪嫁肥”,以提高苗木的抗逆能力和移植后的適應性,常用磷酸二氫鉀、氨基酸以及多元復配的葉面肥等均可。
精心起苗
在苗木起挖時,對于帶土球的苗木應做到土球符合規(guī)格,完整,根系切斷傷口平滑無劈裂,及時對土球進行包扎處理。對于裸根起苗,如能帶護心土帶上一些護心土,且根系不可有劈裂。同時應做好根系的保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