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從1960年起,傳統(tǒng)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瑞士對腕表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fā)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于腕表上。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表。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鐘表中心開發(fā)出一塊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fā),不同品牌的手腕表也開始迅速發(fā)展。
浪琴表經常走在科技發(fā)展的前沿,于1905年宣告制造出首枚腕表,于1960年制造出世界更薄的電磁手表,于1969年研制出世界電子磁性石英表 - 浪琴Ultra-Quartz超石英表。翌年,于瑞士圣莫里茲(St. Moritz) 舉行的世界速降滑雪 (Downhill Skiing World Cup) 比賽中,浪琴初次以數(shù)碼訊號發(fā)放器將時間以電子傳送方式直接顯示于世界電視畫面上。1979年,浪琴表與其它鐘表品牌合作,研制出「Feuille d’Or」腕表,成為世界更薄的石英腕表,其后于1984年推出有名的Conquest 腕表,配備高度準確機芯 (Very High Precision)。
電子手表要注意:按按鈕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失靈;液晶板使用五至七年需另換新的;電池無電要及時取出,以免流液腐蝕機芯。發(fā)現(xiàn)燈不亮、按鈕失靈、計時突然有較大誤差時要及時修理,可能是元件焊點接觸不良或脫掉了。電子手表,特別是數(shù)字式電子手表,防水性能一般較差。盡管有的在說明書或后蓋上印有“防水”字樣,也要盡量避免與水接觸。
在制表工藝400年來的歷史中,制表大師們創(chuàng)造了六大經典杰作,其制作均需的知識,技術的完全掌握,而且復雜度及困難度更隨著以下所列的經典杰作順序而提高。其他廠牌或許曾在這六大經典杰作中制造過一兩款,而在1988年,Blancpain決定要通過制表藝術的所有「考驗」,同時推出六大經典杰作,以展示可以隨時制造各種經典杰作的能力,并接受制表者所能想像的艱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