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要知道室內(nèi)進行育苗催芽方式的話,溫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出苗前的晚上,我們要對種薯進行保溫的措施,要把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5℃到30℃。出苗以后可以降低其溫度,但是也要控制在20到25℃。我們要防止高溫灼苗,如果膜內(nèi)的溫度超過30℃,我們就要及時的通風散熱,防止燒苗種薯出苗前,一般我們是不澆水的,因為高溫可以幫助種子早點出苗而且也利于病蟲害。如果苗床過干的話,我們可以使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種期的確定:紅薯發(fā)芽的溫度為16℃,當土壤(10cm深處)溫度穩(wěn)定通過16℃時即可播種。出苗以后要注意苗床的濕度,苗床過旱時,我們要及時的澆水來保持苗床的濕潤,促進幼苗的生長。如果苗床過濕的話,我們就要及時的揭開薄膜,進行通風降溫
紅薯苗的栽培技術(shù)整地施肥冬前或早春深耕,覆膜紅薯生長期不宜追肥,再加上覆膜栽培由于溫度高、濕度大,養(yǎng)分分解利用快,容易脫肥。
因此基肥要一次施足,一般每公頃施用農(nóng)家肥大約45000-60000千克,碳銨大約600千克,過磷酸鈣大約450千克,硫酸鉀大約225千克,在起壟時順壟集中施入。然后撿干凈壟上作物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埂面。
在秋季紅薯收獲后,選擇無霜凍、無病害的健壯薯藤,去除葉片,保留1厘米葉柄,按每兩節(jié)一段剪截,形成薯藤段,以后的操作方法同薯根育苗法。將秋天收獲的薯根通過移栽至溫室內(nèi)或樓房陽臺處,通過整個冬季栽培紅薯藤,留作紅薯苗。根據(jù)育紅薯苗量的多少,選擇合適的育苗場地,溫室內(nèi)采取開小溝(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溝心距80厘米,把紅薯根在小溝兩旁按20厘米的株距進行栽種,一般每平方米栽種12株。在房屋的陽臺上可采用花盆栽種紅薯根,方法同溫室栽培。去年,全鄉(xiāng)28戶農(nóng)戶種植了131畝紫薯,實現(xiàn)了家庭平均收入8000多元。
成株期染病見于定植后,健苗栽后半個月前后顯癥,維管束具黃褐色條紋,病株于晴天中午萎蔫呈青枯狀,發(fā)病后期各節(jié)上的須根黑爛,易脫皮,縱切基部維管束具黃褐色條紋。
薯塊染病輕者薯蒂、尾根呈水漬狀變褐,較重者薯皮現(xiàn)黃褐,橫切面生黃褐塊,縱切面有黃褐色條紋,嚴重時薯皮上現(xiàn)黑褐色水漬狀斑塊,薯肉變?yōu)辄S褐色,維管束四周組織腐爛成空腔或全部爛掉。該病葉色不變黃萎垂、莖部不膨大、無縱裂。別于蔓割病。
病薯塊和薯拐起初為綿白色的根系菌索,后轉(zhuǎn)為粉紅色或褐色,明顯的癥狀是薯塊表面形成紫褐狀菌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