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隨著淋涂工藝的推廣,有很多客戶表示對淋涂工藝愛不起來,感覺這個不如噴涂、輥涂好操作,感覺設備很嬌氣,對光油也很挑剔。給大家總結下uv淋涂工藝中出現(xiàn)跳幕(破幕)時的解決方案
1.做好車間的防塵工作,打磨車間和淋涂車間要分開,盡量不要同時進行。
2.控制好油溫,45℃——50℃即可。
3.漆槽內的光油始終要保持漆槽一半以上,同時不能沒有過過濾網(wǎng)。
UV淋涂附著力問題
基材與底漆附著力問題。
一般出現(xiàn)基材與底漆附著力不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基材油脂過重,建議使用水性附著劑或油性附著劑,一般情況下都能得到改善。
(2)基材含水率過高,基材含水率一般不能超過12%,否則易引起基材變形,導致漆膜破裂、附著力不好、漆膜脫落及漆膜表面白霧等。水分超標過大應重新干燥基材。
(3)素砂機的原因:在素板砂光工序當中,應注意的是基材纖維十分緊密的板材(如松木類)不適合過于拋光,否則會引起基材與底漆附著力不理想。
(4)固化程度:在UV涂料固化時應注意:頭道固化應適宜(不粘砂帶、用手指甲劃有白痕),否則會引起附著力不理想 或影響底漆的柔軟性。
3、底漆的砂磨與涂布量:最后一遍的涂布量過大,且砂磨不平會產(chǎn)生輥痕,也能引起看似橘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最后一道底漆加色后在不太適合砂磨的情況下,涂布量應嚴格控制在12 g/以下,且應注意固化程度,固化過度容易出現(xiàn)底面脫落。
4、淋前輥溫度:在冬天及環(huán)境溫度過低的情況下,淋前輥油漆應適當加溫,否則溫差過大會出現(xiàn)淋前輥油漆收縮而產(chǎn)生橘皮現(xiàn)象。
淋漆膜表面有小麻點表現(xiàn)現(xiàn)象:
淋漆膜表面有小麻點
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
1. UV 涂料配方不當或存儲地溫度太高,存放時間過久,泄露紫外光照射
2. 開始預固化,產(chǎn)生凝膠體小顆粒造成
3. 小刨花、鋸末、灰塵污染漆膜,除塵不當造成。
建議處理辦法
1. 選用配方適當,性能穩(wěn)定的 UV 涂料。
2. 高溫、強紫外線照射的地板存放,儲存時間不宜超過 3 個月。
3. 盡量清潔油漆線周圍環(huán)境,做好車間、生產(chǎn)線、板面的除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