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從李鴻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島的軍事防御設施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晚清中國北方海防系統(tǒng)的一部分。而在膠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大鐵碼頭就是專1供'下雷輪船'裝卸水1雷、上煤運械而建造的海1軍碼頭。棧橋是青島早的軍事人工碼頭建筑[7] 。該碼頭原稱謂很多,有海1軍棧橋、前海棧橋、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另一座位于總兵衙門前方的'衙門橋'長100米,寬6米,亦稱'蝸牛橋'。這兩座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是青島早的碼頭。為了方便運輸,德國人又對棧橋進行了改造,在橋面上鋪設軌道,上面可以跑轱轆馬(專門裝貨物的車子)。
經(jīng)過數(shù)次重修和改建,現(xiàn)橋身長401.45米,其中引橋長236.1米,孔橋149.7米,回瀾閣處三角形橋頭長15.65米。如北方中原地區(qū),黃河流域,地勢較為平坦,河流水域較少,人們運輸物資多賴騾馬大車或手推板車。棧橋南端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回瀾閣',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周圍有24根圓形亭柱,閣占地151平方米,總建筑面340平方米,閣內為兩層圓環(huán)形亭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登樓遠眺,前海景色盡收眼底,即為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