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那些關于微信的英文
如果說網絡占據了我們生命的百分之八十的話,可能微信就占據了百分之八十的百分之八十。一起來學習下關于微信里的那些英文:
請看下面這個中英對照的版本:
除此之外:
“微信”的官i方英文名稱是WeChat
這個翻譯很妙,一是WeChat還算是有些“微信”音譯過來的感覺,二是“微信”的功能就是“we chat(我們聊天)”
“公眾號”怎么說呢?官i方翻譯是Official accounts.
official,官i方的;accounts,賬目,賬號。
或者外國人口語會直接說 public accounts.
“關注”可以說“follow”,那取消關注就是“unfollow”,微博、Twitter、facebook也都是一樣。
“聊天記錄”如果逐字翻譯成chat record就太chinglish了!
比較地道的說法是chat history.聊天歷史。
“備注名”官i方用的是alias [?e?li?s],而不是nickname.
alias是化名的意思,而nickname譯為“綽號”更為確切些。
“有人@我”,微信給出的官i方翻譯是“You were mentioned.”
如果想對別人說“記得@我一下”,可以說“Don't forget to notify me.”,或者“Don't forget to give me a mention.”。
“轉發(fā)”,可以用“share”,“分享”這個詞,聽起來是不是比“轉發(fā)”好!
譯者不為尷尬譯文“背鍋” 譯文反映時代需求變化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i級翻譯學院華云鵬表示:“參與制定標準的幾位專家都是行業(yè)內的人士,他們的翻譯譯文十分準確。他們的翻譯水平并不比牛校的英專生差多少,有些人也成為了翻譯大神?!彼€認為“ 標準 的頒布十分有意義,在當今也十分必要。但重點在于實行,大家都應當按照 標準 去做,重視公共領域的翻譯問題?!蓖ǔ?,英文翻譯存在“信達雅”這一概念,但華云鵬認為,在公共領域,信與達的標準更為重要。
在華云鵬看來,在如今的很多“譯文笑話”中,翻譯者都成了背鍋者。石景山區(qū)旅游委的工作人員對此解釋說,這些指示牌文字在翻譯成英文后,可能未經過當?shù)赝馐罗k審核,他們將進行相關處理,避免對外國游客造成誤導。而實際上,造成譯文錯誤的原因十分復雜。很多看似不夠準確或者略顯生硬的譯文都是譯者“倉促”工作的結果,而這種“時間緊,工作量大”的情況,在現(xiàn)實的翻譯工作中是一種常態(tài)。華云鵬介紹:“以企業(yè)舉例來說,不少國內企業(yè)在創(chuàng)辦初期并未考慮過擴展國外市場的問題,伴隨著不斷發(fā)展,中國越來越多本土企業(yè)增加了跨國業(yè)務,對于英文資料的要求大量增加?!痹谶@個過程中,翻譯者無法貫穿企業(yè)發(fā)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種產品與技術。從個案到企業(yè),翻譯行當往往處于整個體系的“下游”。譯者并不能對每一個過程熟悉且了解。華云鵬說:“大量的問題出在一些企業(yè)的門戶網站上,不少企業(yè)的英文頁面都是對中文頁面的直接翻譯。打開一個航空網站頁面,發(fā)現(xiàn)排在前面的城市都是中國城市,這體現(xiàn)得不僅僅是翻譯的問題。”
造成國內諸多公共領域翻譯錯誤的問題一方面在于沒有公共標準,同時也有英文并非為“應用”而為“裝飾”而標識的問題。以上的四個步驟緊緊圍繞雙語的口頭表達,整個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訓練的挑戰(zhàn)性不斷加強,突出了口頭表達的即時性、自如性、簡潔性、流暢性與合理性。如今這樣的現(xiàn)象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依舊存在,一些公共場合或者商家的標識牌認為加上英文會更“洋氣”,這樣的做法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屢見不鮮。華云鵬說:“這樣的翻譯不僅錯誤百出,甚至僅僅是拼音?!?
調整順序
在一些有after和before的句子中可以將其反說,比如:
【例】I would like to make one point clear before I move on to the next point.
【譯】我想先澄清一下,然后再講下一部分。
【例】I would like to move on to the next part after I clarify one point.
【譯】我想談下一部分,在這之前先澄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