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從1969年西德一公司展出個蜂窩蓄熱體催化轉化裝置以后, 美、日各國爭相仿效, 尤其是美、日等國制定了大氣清潔法, 對1975年以后的排氣標準作了嚴格規(guī)定, 以后, 更促進了蜂窩蓄熱體的發(fā)展。1975年美國已有許多家公司從事蜂窩蓄熱體的生產(chǎn)。由于蜂窩蓄熱體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些新的制造方法不斷涌現(xiàn)。日本在1971-1974年中, 僅蜂窩蓄熱體制造方法的發(fā)明即有44件。此后美、日、西德、英等國每年均有相當數(shù)目屬于蜂窩蓄熱體的發(fā)明。
產(chǎn)生坯體(蓄熱體)收縮不均勻的原因是很多的,大致可分為坯體本身的原因和干燥處理中的原因。
在干燥中其本身的原因可能有:
①坯體泥料中粘性物質太多或太少并分布不勻,原料顆拉度大小相差過大,混合不均勻等,在干燥時易產(chǎn)生開裂。
②坯體含水量太大或水分分布不均,在干燥中也易產(chǎn)生開裂。
③粒子的定向排列而造成的收縮不勻、在干燥時易產(chǎn)生變形。
④坯體結構復雜,厚薄不勻,設計不合理,也易產(chǎn)生開裂。
清灰難易:在煙氣中,多少都含有一定量的灰塵和微粒炭,在長時間的作用下,必然有所沉積,堵塞氣流通道,使正常工作狀況遭到破壞。雖然在氣流反向流動時有一定的反吹清灰和燒燼作用,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蜂窩蓄熱體的尺寸較小時,必須考慮蓄熱體的清灰問題,凡是蓄熱體中有較長小孔的都不易清灰,必須避免,蜂窩狀的蓄熱體遭到淘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加工難易:形狀越復雜,加工的難度就越大,不適宜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成本就高,價格就貴,大量使用時就困難。所以形狀簡單的蜂窩蓄熱體才能得到推廣應用。
蜂窩陶瓷蓄熱體在使用過程中會存在哪些問題?蓄熱箱內蓄熱體的損壞通常表現(xiàn)在高溫側,其損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荷重軟化溫度低 如果荷重軟化溫度過低,在正常使用的高溫下或是當出現(xiàn)異常高溫時,前排蓄熱體會出現(xiàn)塌縮變形,在蓄熱箱上部會出現(xiàn)較大空隙。
2、耐侵蝕性能不佳 新開發(fā)的材料應當是純度更高的材料,對氧化鐵粉末及煙氣中的粉塵有較好的抗侵蝕性,減少附著,出可減少反應后造成的蓄熱體耐火性能下降,繼之發(fā)生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