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次期間,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艦隊到達青島海域,了青島海面。日軍從陸路和水路進攻青島。當時水路方面是從嶗山灣完成登陸,不過終占領青島后,日軍也效仿德軍在棧橋上舉行了閱1兵儀式以此證明其對青島享有'充分主權'[7]。
1922年12月,青島被中國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國水兵在此閱1兵,以顯示中國主權的收回。
1931年9月,青島市政當局出25.8萬元,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擴建,橋身加長到440米。將原橋的鋼木結構部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34排樁通透結構,橋面鋪以水泥,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棧橋北端沿海建了棧橋公園,種植樹木花卉。橋南端增建了箭頭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青島棧橋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開放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后,實行對游人收費的封閉式管理。1933年4月,整個工程竣工。從此,棧橋成為青島的重要標志性建筑物和著1名風景游覽點
如果采用斜拉橋和懸索橋,投資會大大提高,浮橋的優(yōu)點是建設容易,投資少。系里一位去過美國老師回來跟我們提過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每個工程項目都需要得到納稅人的同意,納稅人不同意就不能建,所以那邊路橋建設及養(yǎng)護大都以實用為原則。就是能用就行了,搞那么花里胡哨的干嘛。另外,每年黃河調水調沙期間,或預報花園口流量超過3000立方米/秒時,浮橋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就能拆除,所以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美國也不乏宏偉的交通工程啊,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金門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