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下混凝土導管法澆注施工方法
方法/步驟
1
插入導管,導管出口離孔底0.3—0.5M。
2
導管上口用漏斗承接混凝土。
3
漏斗上方用料箱接混凝土,集料箱下有活門,第1罐料的體積一般為1.5立方米。并在導管口語加一個用水泥袋色的混凝土塞。以上措施的目的在于保證導管出口埋入混凝土下面0.5M以上。
4
持續(xù)不斷地由導管中下混凝土,同時每隔半小時測量一次混凝土面的深度,計算導管的節(jié)數(shù)總長度。得出導管出口埋在混凝土下3—5M。淺管口容易脫離混凝土造成斷樁。埋的太深,壓力太大,新鮮混凝土下不去,老混凝土時間過長也容易初凝,結(jié)果也會造成斷樁。
導管法灌注樁基混凝土的注意事項:
(1)、混凝土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間,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0.44左右,混凝土中可摻入緩凝、塑化等外加劑。
(2)、保證灌孔前泥漿的密度和均勻。
(3)、計算好導管長度和混凝土頂面的高程,確保混凝土拌合和運輸?shù)耐〞场?
2、導管法澆筑是將混凝土拌合料通過導管下口,進入到初期澆筑的混凝土(作為隔水層)底部,新澆筑的混凝土頂托著初期澆筑的混凝土上升和向周邊擴展的水下混凝土澆筑方法。
原料選擇與下料
砼原料宜選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砼的流動性,防止堵管。一般砼初凝時間僅3~5小時,只能滿足淺孔小樁徑灌注要求,而深樁灌注時間約為5~7 小時,因此應加緩凝劑,使砼初凝時間大于8小時,為了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動性,應按合理的配合比將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開動攪拌機并加入30%以上的水,然后與拌合料一起均勻加入60%的水,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較大時,可適當控制此部分水量),后加水到出料時間控制在60秒內(nèi),坍落度應控制在180 20毫米之間,砼灌注距樁頂約5米處時,坍落度控制在160~170毫米,以確保樁頂浮漿不過高。氣溫高,成孔深,導管直徑在250毫米之內(nèi),取高值,反之取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