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濕法脫硫可以歸納分為物理吸收法、化學吸收法和氧化法三種。物理和化學方法存在再處理問題,氧化法是以堿性溶液為吸收劑,并加入載氧體為催化劑,吸收H2S,并將其氧化成單質硫,濕法氧化法是把脫硫劑溶解在水中,液體進入設備,與沼氣混合,沼氣中的(H2S)與液體產生氧化反應,生成單質硫吸收的液體有、氫氧化鈣、碳酸鈉、等。成熟的氧化脫硫法,脫硫效率可達99.5%以上。
運行成本低。由于在脫硫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藥劑中的絡合鐵催化劑可再生循環(huán)使用且無副反應發(fā)生,只需補充少量的在脫硫過程中損失的絡合鐵催化劑,產出一噸硫磺藥劑運行成本1000-1500元。
絡合鐵催化劑選擇性高,副鹽產生量低。在絡合鐵脫硫中,絡合鐵離子氧化為硫磺,脫硫過程副反應少,藥劑使用壽命長。
脫硫工作液硫容量高。開發(fā)的絡合鐵脫硫劑,脫硫劑循環(huán)液的硫容量不受二氧化碳的影響,其工作硫容量高達3.3kg硫磺/m藥劑,高于國外同類技術(工作硫容量較好的為0.37 kg硫磺/m藥劑)。故使用絡合鐵脫硫劑能顯著降低循環(huán)液量,降低設備尺寸,減少投資和操作成本。
工藝流程
鍋爐/窯爐—>除塵器—>引風機—>吸收塔—>煙囪
來自于鍋爐或窯爐的煙氣經過除塵后在引風機作用下進入吸收塔,吸收塔為逆流噴淋空塔結構,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體,上部為吸收區(qū),下部為氧化區(qū),經過除塵后的煙氣與吸收塔內的循環(huán)漿液逆向接觸。
系統(tǒng)一般裝3-5臺漿液循環(huán)泵,每臺循環(huán)泵對應一層霧化噴淋層。當只有一臺機組運行時或負荷較小時,可以停運1-2層噴淋層,此時系統(tǒng)仍保持較高的液氣比,從而可達到所需的脫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