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房間周圍的角落或地毯和墻壁的接縫處,是難打掃的死角,非常容易產(chǎn)生霉垢,可試著用舊牙刷清理刷凈。如果遇到比較頑
強的污垢,則可用牙刷蘸洗滌劑刷除,再用水擦拭干凈,保持干燥即可。2、用掃帚掃地時,若擔心灰塵飛揚的話,不妨把報紙弄
濕,撕成碎片后撒在地下。由于濕報紙可以沾附灰塵,便可輕松掃凈地板。若地板相當臟時,則可先用濕的破布擦拭整體,再用干
的破布擦干凈。3、桌椅上有時會出現(xiàn)一圈圈的污漬,只要撒點鹽,再滴點沙拉油,便能刷除干凈。或松節(jié)也能去除,但為
避免桌面脫漆,還是用鹽擦拭,真的無法清除時,再使用上述清潔劑。
椅 椅始源于魏晉和隋朝,初名為胡床或馬扎,直至唐明宗時期開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現(xiàn)交椅,是至高無上的象征,
成語正襟危坐也是源于歷代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
發(fā)展編輯縱觀吾國古今坐俗,可以大概為二,即自古至隋為跪坐時期,唐宋以后為椅坐時期。蓋漢代有榻與胡床傳人,但榻乃供跪
坐,胡床雖為垂足坐,顧僅用于特別場合,此時社會仍普遍通行跪坐,故不能以一般狀況論。兀子(凳)本可垂足,此坐始于唐,
盛于宋。唐之椅子、繩床垂足而且倚坐,宋代承習,當然無異。
轉(zhuǎn)椅上半部分與一般椅子的式樣并無多大差異,惟座面下設(shè)有一種稱謂“獨梃腿”的轉(zhuǎn)軸部分,故人體座靠時可隨意左右轉(zhuǎn)動。轉(zhuǎn)椅
出現(xiàn)的年代并不太早,是中國家具較早吸收外來式樣的一種坐椅。搖椅搖椅:yáoyǐ一種能前后搖晃的椅子。韓北屏《非洲夜會·酋
長的故事》:“他和我們握 手之后,坐在搖椅上?!币豁椦芯匡@示,人易入睡的搖擺節(jié)拍與心跳頻率基本一致,每分鐘67次的頻率。
正是根據(jù)這一研究結(jié)果研發(fā)而成搖擺床以5厘米的幅度左右搖擺,逐漸減速后自動停止搖擺。
桌與座桌高與座高應(yīng)配合合理。兩者高低差為300~320mm。桌面過高會引起坐者聳肩、低頭,肘低于桌面而感到不舒適,如長期伏案工作將會導(dǎo)致頸(脊)椎肥大;桌面過低又會使人體腹部受壓而引起肌肉緊張,易于疲勞。合理的高度使人體正直,前傾角不大于30度,肩部放松,肘彎近于90度,視距保持與桌面距離350~400mm。桌面的寬和深以坐者手可達到的水平活動范圍,并可放置必要的用具而有余為宜。如方桌的寬和深一般為750~1000mm;單柜桌寬為900~1200mm,深為500~600mm;多人并座的餐桌、會議桌等,按人均500~600mm計寬。各種導(dǎo)線管理系統(tǒng),例如,桌面暗插座以及各種專用五金被廣泛應(yīng)用于辦公家具之中。桌子下部活動空間,寬一般不小于520mm,深不小于450mm,高不低于580mm,以保持坐者下肢伸展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