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固體電蓄熱鍋爐與傳統(tǒng)電鍋爐的區(qū)別
一.本體結構不同:
固體電蓄熱鍋爐,鍋爐本體結構承繼于德國固體蓄熱技術,其內部采用耐高溫固體合金材料,蓄熱溫度可達800℃以上。
鍋爐本體外部不需要再配備蓄熱設備(如水蓄熱鍋爐要配體積龐大的水池),因此,占地面積比較小,應用在北京等大規(guī)模城市或空間較小的辦公樓、醫(yī)院、小區(qū)等,更具針對性。
由于固體蓄熱電鍋爐靈活的模塊化設計,使得鍋爐本身能夠適應用戶間歇式的使用需求,并可以針對不同時段、不同用熱單位,輸出熱水、熱風、蒸汽和導熱油等。熱水溫度可以在100℃以下任意設定,熱風溫度可以在400℃以下任意設定,導熱油溫度可以在300℃以下任意設定。
二.電費計算方式不同:
固體電蓄熱鍋爐電費計算方法,與傳統(tǒng)電鍋爐差別大。
傳統(tǒng)電鍋爐電費計算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就根據(jù)使用電量即可推算,但是,固體電蓄熱鍋爐的電費計算方法則完全不同:
1.結合用戶使用需求、實際供暖面積、供熱量、當?shù)貧夂驐l件、建筑層高、建筑保溫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合理選型。
2.耗電量=蓄熱量(kw)*蓄熱時間
3.電費=耗電量*當?shù)氐凸入婋妰r
電鍋爐安裝之前需要知道的幾點
1、供暖溫度:
用戶供暖溫度需要按需調節(jié),正常情況下將用戶家庭供暖的溫度設定在18℃到22℃之間即可,工業(yè)供暖的溫度可以低一些,在15℃左右,而倉儲冷藏僅需保障內部不會凍住就可以了,一般在12℃左右既能夠達到供暖目標。
2、加熱方式:
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兩種電鍋爐,分別是直熱式電鍋爐和蓄熱式電鍋爐。直熱式采暖的優(yōu)勢在于即加即熱,但是沒有辦法利用低谷電來進行白天的供暖作業(yè)需求,而蓄熱式可以利用低谷電來集中蓄熱,進行全天候的供暖需求。
因此,用戶還是要根據(jù)自身的供熱需求以及使用環(huán)境、峰谷電價政策條件等多方因素綜合考量,選擇適合自己的設備機組,切不可盲目跟風。
想要了解到更多有關電鍋爐的詳細內容,不妨長期關注我們哦。
蓄熱電鍋爐安裝詳解
一般來說,蓄熱電鍋爐加上蓄熱水箱,是我們正確的選擇,但是如何選擇循環(huán)方式,即水箱的開孔位置,是保證我們充分利用水箱熱量的關鍵。蓄熱水箱一共有兩個系統(tǒng),即蓄熱系統(tǒng)和采暖系統(tǒng)。
蓄熱系統(tǒng)我們采用低進高出的方式,電鍋爐取水處為高于排污口15厘米點,供水處為低于水箱水面40厘米處,并且取水和供水兩個孔的位置為水箱上較遠位置,即圓水箱取直徑,方水箱取對角線。而采暖系統(tǒng)我們采用高進低出的方式,采暖取水處為電鍋爐供水處附近,采暖回水處為電鍋爐取水處。
若要了解水箱的容積配比,請搜索-------節(jié)能電鍋爐如何更節(jié)能。
固體蓄熱電鍋爐選型需兼顧四項指標
傳統(tǒng)鍋爐通常只有輸出功率和鍋爐效率兩個主要參數(shù),而蓄熱式電鍋爐則有輸入功率,輸出功率,蓄熱量和系統(tǒng)效率四個主要參數(shù)。
1、輸入功率
電加熱的功率,決定多長時間內能把熱量存滿,加熱功率過小會造成需要利用谷電時間以外的電能,運行成本增加,加熱功率過大會造成谷電時間利用不足,浪費容量電費,增加不必要的線纜投資。
2、蓄熱量
蓄熱量是決定電蓄熱鍋爐價格的主要參數(shù),這個參數(shù)決定了蓄滿熱之后在不加熱的情況下可以輸出多少總熱量,蓄熱量越多需要的蓄熱體越多,設備價格也越高。假設同樣加熱功率的設備一臺是24小時供熱,另一臺是白天12小時供熱,則由于24小時供熱的機器晚間能邊蓄熱變放熱,需要的蓄熱量小,應該價格比另一臺便宜。所以按照加熱功率來報價是不合理的。蓄熱量不足會造成沒到谷電時間就已經(jīng)放完熱量,需要用平電甚至峰電來做補充。
3、發(fā)熱功率
放熱功率:放熱功率相當于傳統(tǒng)鍋爐的輸出功率,因為蓄熱電鍋爐的很大輸出功率會隨著蓄熱體溫度降低而降低,所以一定要保證在每天谷電時間開始之前,也就是蓄熱體溫度很低的時候還能保證額定的輸出功率,否則會造成采暖能力不足,需要補熱。
4、系統(tǒng)效率
由于蓄熱式電鍋爐的工作分為“加熱—儲熱—釋放熱”三個步驟,所以完成這三個步驟的整個系統(tǒng)的效率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鍋爐效率,有些廠家混淆了視聽,用電加熱效率99%來冒充系統(tǒng)效率,而其實電加熱效率本身都非常高,此系統(tǒng)損失主要在保溫階段和輸出階段,應保證整體效率在95%以上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