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萵苣對肥水要求嚴格,管理不當會引起徒長和過早抽薹,不能形成肥嫩的肉質(zhì)莖。春萵筍。播期在頭年的9月以后,冬前停止生長一段時期。定植緩苗后施su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促進葉數(shù)的增加及葉面積的擴大。深中耕后控制澆水、蹲苗,形成發(fā)達根系及蓮座葉。萵苣為長棒形、尖葉、紫皮莖用萵苣以“萵苣1號”為代表的萵苣集香氣濃、肉翠綠、莖皮薄、質(zhì)嫩脆、鮮艷、多汁、纖維少、抗病蟲、產(chǎn)量高等特點為一身是莖用萵苣品種中的上乘佳品。在地凍以前,用馬糞或圈糞蓋在植株周圍。
次年返青后,葉面積迅速增大呈蓮座狀,應(yīng)追施一次su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0-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追肥結(jié)合澆水進行。澆水以后,莖部肥大速度加快,需肥水量增加,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施磷酸二氫鉀10千克。施肥也可少量多次進行,因莖部肥大期地面稍干就澆,所以施肥可少施、勤施,以防莖部裂口。第1次在1——2片立葉(定植25——30天)時施用,結(jié)合中耕除草,每畝追施高氮復(fù)合肥25——30公斤,有機無機復(fù)混肥30公斤。嫩莖膨大期,可用500-1000毫克/升青鮮素進行葉面噴灑,可抑制抽薹。
萵筍是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單生,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白色。因萵筍有一股特殊氣味,較少惹蟲染病,其田間管理主要以肥水管理為主?;~及下部莖葉大,不分裂,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急尖、短漸尖或圓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半抱莖。
萵筍的種植方法-播期時間:春萵筍,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萵筍的種類:類型及品種根據(jù)萵筍葉片形狀可分為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各類型中依莖的色澤又有白筍(外皮綠白)、青筍(外皮淺綠)和紫皮筍(紫綠色)之分。越冬萵筍,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萵苣味甘苦、性涼還有清熱、通經(jīng)之功效。我國萵苣品種繁多主要優(yōu)良品種不下幾十種但品種性狀不一各有所長。萵苣為長棒形、尖葉、紫皮莖用萵苣以“萵苣1號”為代表的萵苣集香氣濃、肉翠綠、莖皮薄、質(zhì)嫩脆、鮮艷、多汁、纖維少、抗病蟲、產(chǎn)量高等特點為一身是莖用萵苣品種中的上乘佳品。5%百事達乳油3000倍液、5%功夫乳油3000倍液澆施苗地防止地下害蟲,每畝大田種植需苗地15-20平方米,一般每畝大田用種量25~30克,用遮陽網(wǎng)覆蓋,然后壓實即可。 萵苣1號種性優(yōu)良、特征明顯、品質(zhì)優(yōu)異。